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

ID:23470632

大小:3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8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训练-落实提升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1.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文学中流淌着一丝淡淡的优雅。曾记否,那新娘般的金柳,站在康桥的夕阳中,将伤别的艳影留在余晖的波光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该段的首句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涉及“文学”,一是表意上突出“淡淡的优雅”,这些限定了答题范围和方向。然后,分析例句的特点。最后,根据例句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曾

2、记否,那悠长的雨巷,独自彷徨着寂寥,思念着丁香一样的姑娘 曾记否,那根卧地下的木棉,叶伸触云里,擎举着红硕的花朵挥手致意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能忘记自己是在漓江上了呢!——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

3、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9-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4、此句运用了借代手法,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解析】B项,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却没想到”后面表达的应是作者对“我们”希求完美的这种思想的否定。【答案】B3.接着开头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包含“春雨”“鸟”这两个词语和一句唐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让我们“踏青”去:【解析】注意三个要求:引用一句唐诗,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在答题时,要注意描述

5、合理,语言通顺,没有语病。【答案】二月,冬意还未消尽,柳树却已耐不住寂寞,伴着春风,挥舞着柔软的手臂,指挥—场鸟儿的合唱。置身如牛毛般的春雨,不由想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雅韵。4.下图是花样滑冰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答案】(示例)像一朵盛开的白莲,像一只优雅的天鹅,像一片舒展的帆,她张开四肢,在赛场划出优美的弧线,在观众的心湖上激起一层层涟漪。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6、式与示例相同。-9-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示例:冬天倘若没有风雪,就像文章没有主旨,少了情趣、灵魂,只会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答案】(示例一)春天倘若没有鲜花,就像高山没有流水,少了灵性、涵养,只会给人一种庸俗的感觉。(示例二)人生倘若没有坎坷,就像小说没有情节,少了波折、看点,只会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6.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

7、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答案】(示例一)这是冠冕堂皇的托词和借口!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行毁坏之实。(对偶)(示例二)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7.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孤灯,愁绪满怀。边塞诗是送别诗是【答案】示例:(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孤烟、胡马,豪情

8、满怀。(送别诗是)古道边耳畔的一曲长笛,忧伤而惆怅,夕阳、长亭、杨柳,离情凄凄。8.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9-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习题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