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

ID:23474264

大小:77.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8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_第1页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_第2页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_第3页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_第4页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视阈下技术解构与组合单元的建构摘要:从教学视阈,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基于《大纲》与学情,从宏观目标、任务着眼,把握不同技术动作的“共性特征”,划分技术的不同“教学层级”,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中、微观层面,运用“分解”“打散”“消解”“融合”等解构方法,将“技术任务相近”“目标指向相通”“方法与手段可互鉴”的教学内容,运用“最近区理论”,缜密筛选和统合,建构“组合教学单元”,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佳径。关键词:教学视阈;技术解构;组合单元;建构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2、-2410(2016)10-0025-03从教学视阈去思考:“如何从大量、繁杂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技术的解构、规律的寻找、教材的统合,建立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又能触类旁通的组合方案,提局教与学的效能。”三年多来,沿着“组合单元”设计思路,从教学视角,进行了《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实践研究,从“专项技术的机械组合”到“多器械的联合使用”,再到“基本技术‘类’的组合”和“‘归类'融合”,这是艰辛的心路历程,更是坎坷的实践磨砺。其中得失,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结构、功能观照下,技术结构层次的“共性特征”分析帕森斯、孔德

3、和斯宾塞为代表的结构功能理论,对于从宏观层面,进行技术结构解析、技术层次划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理论、学术层面,进行项目内容角度的分类。例如田径、体操、球类等,就是一种“技术共性”的归类。但是,教师受职前教育模式,自身专项经历及专业面的局限,很难从整体高度,跨项目分析和把握教学内容的“技术共性”考虑,总是把单项技术的结构,作为教学研究分析的对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技术教学“蜻蜓点水”。中观层面,进行技术“共性特征”的分类。如跳马技术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这些技术要素在体操、武术、田径等项目中都大量

4、存在。因此,我们可对海量教学资源进行“纵向”梳理、“横向”类比、统合,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但要注意准确把握“两个度”:即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教学内容“技术共性”实施的重要依据和渠道。在“基本技术‘类’的组合”过程中,教师关注了技术的“共融”“共通”问题,却不能准确把握“度”,出现教学“阵势”庞大、铺张或“生搬硬套”两种现象。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容量。微观教学层面,依据技术细节和素质分类,这是集教师专业、文化、教学实践素养为一体的重要分类方法,是本文阐述

5、的重点。难点在于教学内容中技术“重、难点的动态生成性”难于驾驭。例如:通过对武术和体操基础素质分析发现,都存在“姿态”“协调性”练习问题。器械与套路练习,可采取多种“共通”的方式、手段。柔韧、协调、灵活性、平衡能力、速度、爆发力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共通性与相似性。据此可以发现,中小学体操和武术之间,存在众多“技术共性”,组合教学单元设计时可得到许多“规律”和“依据”:1.以教学技术的能力目标为指向、基本素质为归宿,结合社会、身心发展目标,获取技术“共性”。2.以教学内容间技术的“相交”“相容”“相近”为目标,得到技

6、术“共性”。如排球扣球、羽毛球扣杀、垒球挥臂、标枪挥臂等都存在“共性”的技术环节,可以组合成单元,合并练习。“三门球”“手足球”,都是“截取”了多项运动技术的“要素”,重新组合成的“全新”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启发。3.挖掘器材的“潜能”,采取“一物多用”,将技术结构“打散”“消解”,指向“某种培养目标”,获得技术“共性”。《体操与武术组合单元》设计,就是遵循这一理念而设计、实施的。二、运用解构理论,剖析体操与武术教学内容技术的“共性规律”体操是现代体育,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无论在民族性、技术内涵和特点、学习

7、方法、终极目标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基础学习阶段,他们又存在着高度的“共性规律”。1.基本技术的“相似性”通过对小学体操、武术内容和要求分析,发现《大纲》在基础性技术规格、要求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例如:二者的“姿态”养成;体操的支撑、跳跃与武术的“站桩”“击打”练习,在力量、爆发力训练技术等方面都是相通的;体操的“翻转”(前、后、侧滚翻、单杠的穿腿等),也是武术活动必备的。这京尤为组合教学方案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2.基础素质的“互补性”体操、武术基本素质培养方面几乎相同。如:力量、爆发力、柔

8、韦刃、灵活性、平衡、心理稳定性等方面都可互补。基础素质的训练也可一举两得,如组图1。图1围绕“方凳”器械,将体操、武术的“共性”,从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组合设计与练习,时间和效益大为提1.教学方法、措施的“兼容性”武术、体操基本能力与基础素质训练的手段、方法、措施等,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这些“共性特点”,为体操与武术组合教学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协同、整合各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