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

ID:23483031

大小:57.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_第1页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_第2页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_第3页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_第4页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有效管理构建高效课堂摘要:劳动街小学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了实践研宄,提炼出了“236”这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的应用使课堂成为了学生享受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成为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了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构建了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促进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关键词:有效;管理;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12-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71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校长远

2、发展,一直是学校管理者思考并实践着的命题。当前,基础教育走到了关键发展阶段,教育改革也随之步入深水区。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视线再次聚焦到课堂。劳动街小学结合本校教学实际,进行了具体的研宄,提炼出了“236”这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凝练“236”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1.经反复实践研究,提炼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236”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劳动街小学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科组研究为途径,以专家指导为引领,通过层层研宄和反复论证,凝练出了“2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2”指坚持“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3”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集体交流”的学习方式;“6”指“课前预习、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反馈测评”六个环节的教学模式。2.抓好细节,达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目标。着眼于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坚持“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通过备教材、备学生,科学严密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着力优化具备以整合度和参与度为特点的目标指向。二是优化过程。着眼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要求,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宄、集体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有针对性的疏导点拨,来营造自然亲切、师生和谐共

4、进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运用自身的经验自觉发现和体验。三是优化效果。着眼于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向,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以学生习惯培养和教师素质提升为抓手,构建“236”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课堂是否高效,就要看学生和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找到准确的定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把学习变成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不断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奠基。总而言之,学生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

5、,而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一)抓精细化管理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基础“细”是提高管理质量的必经途径,“精”是管理精细、水到渠成的结果。教学中需不断克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缺点,提倡注重细节,要把小事做细,做到督导检查经常化、评价反馈及时化、跟踪指导制度化。要把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并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精细化管理之路,在教师中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有了精细化的意识和管理实践,高效课堂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二)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关键教师理念的更新、技能的提升是制约高效课堂的瓶颈。年轻教师有

6、热情去搞改革和实践,但缺少理论基础做支撑将很难有建树;年龄大的教师如果守住固有的观念不改变,那么再多的制度和方案也可能对此项工作的推进并无太大的作用。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紧抓教师素质的提升。一是强化教师读书学习,并引领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改变以前靠占有大量的时间抓成绩的做法,更新教育观念。二是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测试,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评课比赛,举行骨干教师送教活动,定期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案例,指导教师研读教材。三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的研宄和问题研修,使骨干教师聚焦课堂,集中精力研宄学生、研宄教学内容,着眼优化,力求有效。开展一课连

7、上跟进式(一课多模)、一课多法对比式、范例解读模仿式等形式的课例研究,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三)抓课堂实效研讨是高效课堂改革的核心我校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堂进行细致解剖,排查出低效和无效的因素和环节,然后根据学科实际对具体环节进行重新建构和实践探索。学校实行集体备课,每周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由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同级部、同学科的教师根据自己备课的体会谈对该课的理解,交流设计思路和方法等。备课组成员之间互评教案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落实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保障教师研训工作的高效进行。建立校级学科教研组,使之成为教师学习成长的共同体;组织同年级综

8、合学科研训,使其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利用同学科组内教研,建设教师同伴互助团队。这三级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