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

ID:23502344

大小:5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8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_第1页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_第2页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_第3页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_第4页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1)学毕业论文【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诗经》至魏晋四言诗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方式,认为早期诗文具有某些共通之处,早期诗歌没有形成稳定的诗化四言句式,即《诗经》中的某些四言句从句法特点看保留着先秦一般散文的构句方法,从而决定了早期四言句的散文本质;四言的诗化主要是通过建构一批典型的句式来完成的,而句式的序列规律是四言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四言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三言加“兮”的形式,只要把这些句子和节奏延长一倍,即可构成楚辞句式,而四言的赋化趋势也与辞赋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四言体辞赋诗化句式句序  我国诗歌

2、最早的诗体是四言诗。但在最早的散文和铭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成段的四言句。也就是说,四言在先秦时代,并不是诗歌专有的句式。那么为什么它会从《诗经》开始,成为秦汉诗歌的一种主要体裁呢?换言之,散文和诗歌中的四言有什么区别?四言的诗化是怎样完成的?再从中国诗体的进化来看,既然四言已形成二—二的节奏,为什么四言之后兴起的不是二—三节奏的五言,而是三—三节奏的骚体呢?而在五言兴起之后,四言虽在魏晋时期一度复兴,最终还是走向衰落。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虽然尚未看到系统的论述,但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触及。例如语言学家对《诗经》的用字和双

3、音词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能从四言体形成和进化的内因去考察这些问题,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诗歌体裁生成和发展的某些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诗经》至魏晋四言诗的句式构成和篇章结构方式,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散文体史书。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这两部书里的四言句,考察早期散文和诗歌里四言性质的同异。(lw.nseaC.编辑发布)  《尚书》篇目的辨伪,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历来聚讼纷纭。本文只能根据《尚书》学者的统计和研究,从先秦文籍引用的《尚书》篇目中选出一般认为

4、是商代的半真文献、周代的真文献和半真文献,以及周代根据一些往古素材加工编造的虞夏假文献中的篇目来考察刘起:《尚书源流及传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因为这些文献虽然不一定是夏商的真文献,却至少可以反映周代散文的句式构成情况,而且与《诗经》的时代也大体相当,便于比较。在28篇汉今文《尚书》中,被先秦文籍引用过的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牧誓》、《洪范》、《康诰》、《酒诰》、《洛诰》、《无逸》、《吕刑》、《秦誓》、《君》15篇。在16篇古文逸《书》中,被先秦文籍引用而明确提到其篇名的,只有

5、《伊训》、《咸有一德》、《武成》3篇刘起—#骸渡惺檠史》,中华书局,1989年,第14—25页。。本文举例仅限于这些篇目。  以上篇目包含了《尚书》六体中的五体:典、谟、誓、诰、训。多数是记言,少数是记事。大体可以反映出先秦散文的基本面貌。无论是哪一体,都包含着数量不等的四言句和四言段落。这些四言句段有如下共同特点:1.记叙类一般不求押韵,个别地方押韵,只是由于行文用词的偶然性。如《尧典》中“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蔡沈注《书经集传》,中国书店据世界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版,第1页。虽使用

6、了顶针格,但还是为了强调治理天下的条贯顺序,而不是追求诗的诵读效果。又如《皋陶谟》中“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绝。九德咸事,俊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书经集传》,第16页。《禹贡》中“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书经集传》,第23页。虽有押韵句,但没有规律,似出于偶然。2.记言类大多夹有成段的押韵句。如《吕刑》:“德威惟威,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书经集传》,第

7、133页。夹杂着两句一韵的段落。《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书经集传》,第76页。逐句押韵,两句一转韵。排比重叠近于诗句。《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书经集传》,第138页。则是前三句和后三句自成排比。这些或押韵或带排比的四言有的含警诫意味,类似格言,有的是述先王之德,类似颂体。(Lw.nsEAc.编辑整理)  《尚书》里的记叙类和记言类四言虽有以上的差别,但尚未形成自

8、觉的文体功能区分意识。而早期的“诗”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诗化四言句式。只要把《尚书》的四言与西周初期的《周颂》作一番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