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

ID:23507842

大小:80.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飞蜻蜓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意目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2、: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   2、揭题、读题,读好“蜻蜓”这两个后鼻音。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   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

3、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放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4、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阅读,扫除障碍,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陶行知慈爱抚摸七嘴八舌抢着苍蝇蚊子朋友掌握保持结构复杂成千上万

4、入神       二类字带的词语:翠贞田埂平衡据说孑孓一撅一撅的       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    (2)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交流一下。    (3)检查对课文的朗读,相机正音。指导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    (4)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学生交流。说近义词:慈爱抚摸入神说反义词:复杂    (5)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      一(1)捉蜻蜓      二(2—10)谈蜻蜓      三(11)放蜻蜓  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了解

5、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学习第11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纷纷”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    (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

6、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查找关于蜻蜓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过渡:课文

7、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的?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3、想想,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快乐)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  “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   课文重点段2—10自然段:   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

8、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