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ID:23510752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第1页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第2页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第3页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第4页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钟小廷(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教师进修学校,湖南新邵县422900)摘要:美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青年学生的心理情感,培养其符合人的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其获得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趣。语文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既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行示范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使学生在课内外、校内外时时处处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达到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的目的。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美育渗透中图分类

2、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2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审美教育日益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作为基础教育科目之一的语文学科,其审美教育的领域极其广阔。从透露出古拙粗糙的四书五经到高雅绝伦的《离骚》;从豪放婉约的唐诗宋词到博大精深的明清小说;从历史散文“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到现当代散文的小家碧玉……无不散发着超越时空的芳馨,拥有着永恒的审美魅力。利用这一丰富的美育“资源”,构建当今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框架,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美育渗透,以推进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

3、全面提高,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们以为,以下三个方面均不容忽视。一、从语文教材中挖掘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语文课木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U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美,讴歌了美,可谓之美的结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出相关的美育因素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吋,发现、感受并理解各种形态的美。1.感悟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固冇属性表现出来的美,是侧重于感性形式的美学形态,学生很容易对它产生审美感受

4、。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反应自然美的课文很多。一是写景状物的课文,如《雨中登泰山》、《春》等;二是穿插在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海燕》等;三是介绍自然景物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等。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体味,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去领略大自然的雄伟(如辽阔的草原、无边的大海、茫茫的沙漠、蜿蜒的长城)、了解大自然的奇特(如黄山)、欣赏大自然的秀丽(如西湖的媚秀、峨眉的雄秀、庐山的清秀)、观赏大自然的旷荡(如八百里洞庭、五百里滇池)、感悟大自然的幽静(如桃花源、武当山)。教师通过分析这些美轮美奂的自然景物,可以引发学生的审美

5、想象,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审美意识。2.挖掘社会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等,最突出的是人本身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作品又具有比社会生活更高、更典型、更集中的特性,在美育活动中较现实生活更具熏陶感。例如,表现人物美的课文:《陌上桑》、《愚公移山》、《生命的意义》等;表现生活形式、斗争形式美的课文:《海燕》、《满江红》、《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表现劳动过程

6、极其产品美的课文:《景泰蓝的制作》、《记一辆纺车》、《荔枝蜜》等。语文教学应把握吋代脉搏,正确把握、分析作品所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美学意义,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美,激发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勇敢地面对社会现实,去创造崭新的未来。3.体味语言美。语言美主要属于形式美,是由文学语言中的各种形式因素(如形、音、义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体现的美,诸如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等。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语言大师的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均是优美的文学语言形式的组合,语言大师们娴熟地驾驭文学语言,描绘出各具特色的自

7、然与社会环境,塑造了棚棚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独特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与意味,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形式美,给读者以各种各样的审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包括了语音美、语符美、节奏美、韵律美、对仗美、图画美、修辞美等等,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语言美的赏析与体味,让学生通过感受语言美来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文思美、形象美、意境美,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同吋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二、在语文活动中渗透美美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生活之中,学生对美的感受更多的来自社会生活实践。而语文的课堂教学虽是美育的主阵地,然而十分有限,因此,必须

8、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创造美,感受美。1.精心设计校内语文活动。语文学习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