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

ID:23511168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8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_第1页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_第2页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_第3页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_第4页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如何化解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信任危机在“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四川省南江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四联四帮四建成”主题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弥漫在农村社会中的不信任感也引起了组织部长们的高度警觉:一方面,群众不信任基层干部,认为基层干部私心重,政策执行“跑、冒、滴、漏”严重;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认为部分农民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享受党的惠民政策,不愿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不能体谅党委政府的一片苦心,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故意给政府找麻烦。这种情绪上的对立,恶化了干群关系,延滞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

2、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尽快加以改变。笔者认为,化解农村的信任危机,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提高公民教育质量,增强群众的公德意识就当前农村社会的现状而言,要化解信任危机,就要以普法教育为窗口,以民事调解为契机,以换位思考为助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1、引导群众勇于担当。中国人历来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此,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先生在其震动中国人的著名演讲中是这样诠释的:“人人都有责任,就等于每个人都没有责任。这样的教育岂能培养出国民的责任心?要培养国民的责任意识,就要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3、’”。同理,加强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认识水平,教育群众在认识、思考一个问题,剖析、处理一件事情时,首先想想“我有无责任?我的责任在哪?”。只有每一个人都牢记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心平气和做人、互谅互让处事,才能夯实依法治国的社会根基。2、引导群众主动尽责。权利与义务,本是一体两面,是法律不可分割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在基层,由于很多群众没有接受到系统而完整的法制教育,往往挂一漏万、断章取义,只记住了法律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忽略了法律对责任和义务的规定,造成了很多无谓的纷争与困扰。加强公民教育,就得尽快弥补法制

4、教育中“责任和义务缺失”这块短板,让群众明白没有“只享受权利的法律”,也没有“只履行义务的法律”。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就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换言之,自觉、主动地履行法定义务是争取、享受法定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当我们祭起法律的大旗为自己鼓与呼时,千万别忘了作为一个公民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也只有在争取权利、享受权利时,想到了义务、履行了义务,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富有温情。3、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是加强公民教育的核心要求和最终归宿。学习法律、了解法律的根本目的是运用法律来调节社会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加快依法治国的步

5、伐。因此,在农村进行普法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召开群众大会,组织集体学习,更重要的是将普法教育与解决民事纠纷紧密结合,在调解中学法、用法、普法。各地各部门都应做法制教育的有心人,要主动将本地本部门用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的典型案例收集、整理、规范,制作成法制教育的乡土教材,上板报、上广播、上课堂、上村民大会,使之成为移风易俗、革弊出新的利器。毕竟,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对村民更具说服力,案件的最终裁定对村民的言行更具导向性。当群众养成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习惯,谩骂、斗殴、胡搅蛮缠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不良现象就将大幅减少,农村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安全稳定。二、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6、增强政府的公关意识现在,基层政府普遍重视对外宣传和危机公关,忽视对内宣传和威望积累,这是造成信任危机的主因。化解信任危机,就必须通过运用政策杠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民心民力凝聚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来,凝聚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1、注重政策执行前的宣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干群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政策宣讲不到位,以讹传讹,造成误解所致。以灾后震损农房补贴为例:由于部分村干部在初次震灾勘查中对本村农房震损情况已经了然于胸,在宣传相关政策时就重点向这些受损严重的农户进行宣传,督促他们写申请、填表格、接受上级检查认定,对损坏程度轻微的

7、未过多留意。等到补助款下来,未写申请、未经审核认定、未得到补助款的农户就不干了,说干部没宣传,他们不知道,干部在“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导致群众不满、干部委屈、政府为难。事实上,如果政策宣传再详一些、灾情勘查再实一些、解释说明再细一些,这些矛盾就可以消弭于无形了。因此,虽说“注重政策执行前的宣传”是一句老话,但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加强政策执行前的宣传,也是提高政府公关效果,增强群众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化解政策执行阻力的重要环节。2、重视政策执行中的监督。“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政策,尤其是惠民政策的执行是否得民心、合民意,

8、是能否通过政策执行提高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