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

ID:2351381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_第1页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_第2页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_第3页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_第4页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导语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新闻收视率的重要因素。对于记者来说,写好新闻导语,除了掌握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策略之外,还应该:1、闻主题;2、有实质性内容;3、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4、突出观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迫切了解的新闻事实;5、力求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关键词:新闻;导语;新闻事实;富有吸引力。  一件电视新闻作品,能不能吸引观众,导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能吸引观众锁定频道,时时

2、关注着新闻事件;而失败的导语,则会让观众失去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常常会调换频道,这样的新闻导语无疑是收视率的杀手。因此,对于新闻写作来说,导语是最为重要的。有资深的媒体人曾说:新闻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写作导语。在新闻工作中,对一个记者的最高嘉奖之一,就是说记者的导语写得好。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好的导语?我结合在工作中的教训和经验,他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准确把握新闻主题。  导语是对新闻事件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新闻主题有了准确的把握后来进行的。  新闻事实常常呈现出多面性。我们的新闻报道,通常情况下,一条新闻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的。常有记者因把握不准新闻

3、主题,导致新闻主题混乱或者一条新闻出现多个主题的现象。  例1:前些日子,一位百岁老人在福利院过百岁生日。这条新闻有两个亮点,一是百岁老人过生日,二是过生日的地点在福利院。我们的报道只要围绕这两点进行,新闻就成功了。可是记者在采访中,一开始提到了百岁老人过生日,可后面却围绕福利院服务进行报道。从报道的情况来看,显然没有抓住观众关注的理由,这才导致新闻主题混乱。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新闻主题。其实最新闻主题的提炼贯穿于新闻采访的始终。所谓新闻采访主要包括八个方面,这也是新闻采访的八个步骤:1、采访前的收集材料;2、完善策划方案;3、实地采访;4、新闻写作;5、编辑审查;6、后期

4、制作;7、节目审查;8、最后总结。采访中每一个过程都是对新闻主题的完善。  这其中前四个步骤主要有记者来完成,后面四个步骤则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来完成。我们只有在这其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主题。  二、导语应有实质性内容;  所谓实质性内容是指新闻事实对新闻导语写作的一点感悟,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开门见山地告诉给观众,否则,观众很难从导语中获得感兴趣的信息,便会对整个新闻失去了兴趣。  例:2: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土地承包纠纷。(2009年8月播出)  这条新闻讲的是

5、,1991年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的郑秉勋承包了芮城县永乐镇历山村的40亩河滩地,承包期至2014年。从2003年开始,围绕这块承包地,出现了一系列纠纷,直到今天,导致郑秉勋无法正常耕种。导语直接从国家的惠农政策讲起,这帽子戴的有点大了,说教的成分较重,绕的弯子也有点大。最后一句“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土地承包纠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国家的惠农政策导致了土地承包纠纷,容易产生误解。整条导语只告诉观众,有一个土地纠纷,什么人又怎样的土地纠纷等观众关心的理由都没有交代。  节目播出时,该条新闻导语修改为:1991年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的郑秉勋承包了芮城县永乐镇历山村的40亩河滩地,承包

6、期为20年。然而从2003年开始,村里又将两次将这块地承包出去。直到今天,郑秉勋手持一纸合同,却无法耕种自己承包的土地。  修改后的导语,直接说出了新闻事实,在时间上也直接切入到了“今天”。较前一个导语能够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三、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导语写作仅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还不够,记者必须将新闻事实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精华挑选出来,写入导语。这正如旷工沙里筛选金子那样,记者把材料一点点过滤,找出属于导语的那一块金子。  例3:新绛县泉掌镇泉掌村的李鹏今年在深圳打工,期间他通过当地银行给家里的邮政储蓄活期存折汇了3800元,可是当家人去取款时却发现,所汇的3800元钱

7、没有了,就连卡上原来剩余的278元也飞了。  这条新闻的导语开门见山将银行存折上的钱不翼而飞的这些重要、新鲜的事实交代的清清楚楚。这些钱究竟到了哪里去了,是什么理由导致这些钱失踪了,带着这些疑问,观众会顺着记者的思路一步一步看下去。  四、应突出观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迫切了解的新闻事实。  观众看新闻就是关注他们关心的、感兴趣的事件。记者应该对材料进行掂量选择观众关心的、感兴趣的部分,直接告诉观众。否则导语就新闻就很难吸引观众。  例4:说到公交车大家肯定都很了解,它是我们众多市民出行便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