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

ID:2352568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_第1页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_第2页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_第3页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_第4页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_第5页
资源描述:

《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那“情”,却在灯火阑珊处  期中语文测试成绩很快出来了。整体还不错,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可是,卷面上的失分还是令人扼腕痛惜!不可以让孩子们沉迷在分数中沾沾自喜,必须透过卷面做一次深刻的反思,真所谓“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这天中午,我将试卷一一分发给每位学生,表情沉默不语。同学们急切地扫视自己的分数后,再瞧瞧我的脸色,不敢将喜悦尽情流露。  我故作莞尔一笑:“大家对这次考试的分数满意吗?”  同学们开心地回答:“满意。”  “是的,对于分数,沈老师也很满意,这是对大家前一阶段紧张复习的回报!掌声送给502班的你、我、他!”大家热

2、烈鼓掌。  接着,我脸色一沉,“但是,仔细地读读你们的卷面,沈老师很不满意!来,拿起你的卷子,我们一起来看。基础知识部分,仅全对了9人,字词书写上,假冒伪劣,错别字还是层出不穷。这些词都来自哪里?”  “大家再来看,多音字练习,似曾相识吧?”  “《词语手册》里一模一样练习过。”  “可是,我们有9位同学集体翻船!”我继续往下引导,“就连我认为最简单不过的第五题,关联词选择填空,竟然得分率最低!”  “5再看下去,阅读训练部分,课内的语段竟然没有一个人全对,第一题居然全班都错;课外阅读题中,第三题的题意都有人读不明白,批卷老师将它当笑话告诉了

3、我!你们可真让沈老师有面子呀!”  讲台下鸦雀无声。  “再看看最后的习作,应该这么说,这次习作写得很好,特别是优秀的同学不少,还有同学得到满分,应该祝贺!”  然而从表情判断,我的这次夸奖竟然没有令他们有丝毫的沾沾自喜,与开始时的群情雀跃判若两人。看来,卷面上不该失去的分数已经触动了他们的心扉,“同学们,看试卷不能满足于分数,走入卷面之中,去分析成败得失,才能更好地面对以后。请大家认真地反思自己的卷面得失,顺便将它写成一篇练笔吧。老师期待着读到你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  双休日之后,小练笔如期收了上来。令我大感意外的是:这次的练笔比以往任何

4、一次小练笔都要具体、生动,比任何一次单元习作都更真挚感人!我踏破铁鞋寻觅、望穿秋水期盼的“真情实感”竟然在这里找到了!真是如获至宝!仿佛就在眨眼间,他们已令我刮目相看!  【字字原句,摘录如下】  “时间允许的话一定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这样的无所谓的错误……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多少差异。可是一旦考试,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我相信自己还是有实力的。”  ――倪伊?  “可是,看见同学的分数比我高时,心里总有一股倔强的气波冲上头顶。别人可以考这么高的分数,为什么我不可以?是不

5、是我不够专心检查?是不是我复习不够周到?……5刚开始的几题,我觉得很容易,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在阅读题中,让我从天堂摔倒了黑暗的深渊。看不见光明的我,迷失在朦胧中……特别是我开始检查的时候,大有囫囵吞枣之意……竟然还漏写了一个后引号,别看这微不足道的半分,也可以决定胜利的结局。”  ――朱景波  “我最有信心的语文测试,竟然只考了93分,拿到试卷时,我顿时傻了:都是粗心惹的祸,我一边看,一边后悔不已……我千提防万提防,最终还是没有让我防到这个错别字,唉!种种迹象表明我考砸了!”  ――张淑婷  “其实这题《词语手册》里是有的,都怪我没

6、有认真去读。唉,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平时要多读书,要反复读,把这本书煮透了,然后吸收进去。读书就要这样。”  ――何懿健  内心被震撼着,油然想起《人物――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一句话:真正的作文从来不是用“笔”写的,真正的作文从来就是用“心”写的!在激烈的内心体验中,学生通过自由练笔的方式诉诸文字,从而实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目的。  【反思自我,由衷感慨】  一、作文从来都不该是一件刻意而为的事情  1.拔苗助长,是一种刻意而为5  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拿范文来引路是我一贯的做法,可我注重的是什么?不是列举文

7、章的开头结尾,就是对里面的好词佳句大加赞赏,使学生在未动笔前就已经陷入别人的套路而失去了自我的感受。别人为什么写得好?那是别人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单纯的篇章模仿、文字作秀,脱离了内容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只会让孩子们走进形式的框架,从而失却文字的灵魂。  2.守株待兔,是另一种刻意而为  在教材规定的习作篇目之外,自由写话、一周一篇小练笔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多数语文老师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孩子自由地写,放手去写,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渠道,但是处理不当,若不加指导与评价,单纯地追求篇目,所造成的却是孩子们应付了事、例行“作文公务”而已。数量的堆积并不能换来质

8、量的飞跃,而我有时却侥幸地存在着“守株人”这样的心态,让一次次的练笔因为忙碌的日常工作、因为不劳而获的心态而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却天真地期待着有朝一日可以柳暗花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