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

ID:2352610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置  【摘要】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数学的课堂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形象直观运用媒体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

2、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一、联系生活,设置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上低年级“分类”,为了达到“逼真”5的效果,我在教室里摆满了诸如饮料、面包、足球、玩具等琳琅满目的商品。整节课学生的所

3、谓参与热情不可谓不高,跑上跑下好不热闹,教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又如:上课设计了一个竞答题:李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

4、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同学,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同学,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不是一定要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原汁原味的真实生活毕竟不能等同于数学,把生活搬入课堂应该进行数学的处理,生活化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工具,应当使教师的教和学

5、生的学变得更易而不是让其成为教学的负担和累赘。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操作比较简易的话,可将学生带到现实中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5  二、形象直观,设置情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

6、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

7、周长吗?”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运用媒体,设置情境5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

8、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