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ID:23550426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_第1页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_第2页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_第3页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_第4页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法院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刑事审判第二庭现有干警6名,其中女干警5名,男干警1名。自刑事审判第二庭2012年成立以来,在院党组的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刑事审判为重心,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既从重从快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又积极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刑事审判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职能作用,为营造和谐儋州、人文儋州做出了贡献。一、夯实基础,强

2、化素质为维护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着力挽救和帮助犯法的未成年人,儋州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少年法庭建设,于2012年专门成立了刑二庭(又称少年审判法庭),专门配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官从事少年审判工作,配备了女法官3名、女书记员2和男书记员1名,做到少年审判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目标、有责任,不断夯实审判基础。同时该庭在院党组的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指导下,注重队伍的素质教育,定期组织干警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司法能力。在政法系统开展的忠诚、为民、务实、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庸懒散奢贪整治活动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3、动中,该庭每位干警都能做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牢三个至上服务理念,永葆政法干警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政治本色,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突出庭审效果,探索惩教结合新路子,把维权活动贯穿于刑事审判始终在刑事少年审判工作中,该庭始终本着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因人施教,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违法犯罪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否定过去的自我,启发他们的感情与态度,使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亲切和诚挚。首先对犯罪中涉及到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尽量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对未成年

4、人犯罪,在法庭审理阶段、法庭教育阶段、法庭宣判阶段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的程序,使少年法庭审理程序规范有序,又具有少年法庭的特色。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一是注重庭前调查,坚持三见面,掌握全面情况。为确保案件的顺利审理,庭审前,我们首先采取同少年犯本人见面、与监护人见面、与少年犯的单位或学校见面,深入了解少年犯过去的表现、思想作风、道德品行、家庭情况及社会影响等。其次是走访公安、检察院承办人,了解被告人归案后的有关情况,查清被告人的个人简历。在走访过程中,注意发现被告人的个性特点、成长过程中

5、有无劣迹史及作案动机,归案后的心理状态等,从而做到在庭前基本掌握被告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主观恶性程度、危害大小及归案后的心理变化等,为选择审理方式、方法奠定基础。二是有的放矢搞好开庭审理。在庭审方式上,对那些主观恶性小、人身危险性不大,偶然失足或一时失去理智、后果又不十分严重的少年被告人,大胆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对于那些抵触情绪大,不积极配合庭审或犯罪后果较为严重的少年被告人,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庭审中,控、辩、审三方充分行使职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少年被告人的犯罪原因,指出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共同努力使少年犯放弃对抗、配合庭审,认罪服法,接受改造。在庭审

6、阶段,我们还针对少年被告人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等情况,因案制宜,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具体主要把握了二个环节,要求法官做到对待少年被告人像母亲对待孩子,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自始自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审问用语上,注意用诚恳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尽量少用法律术语,多用一些通俗的语言,既保持法庭的严肃性,又不使少年犯感到法官的冷酷无情。针对在庭审中恐惧、紧张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尝试用圆桌审判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体现了法官们致力于教育、感化、挽救的悠悠真情。近三年来,刑二庭共审理各类案件共434件633人,其中通过圆桌审判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221

7、件,共判处青少年犯罪分子301人,适用缓刑145人,截止目前案件全部审结,未有一件拖案。公诉人、辩护人以及市工会、妇联、司法局等有关代表在参加了圆桌审判后认为,圆桌审判为未成年被告人认罪服法、改造自我奠定了基础,促使未成年被告人自我觉醒,当庭认罪悔罪,真正从思想上走出犯罪泥潭,达到了教育、矫治、挽救的目的。同时在庭审过程中,发现少年被告人有认识上的错误时予以纠正。有的少年被告人存在错误认识,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是认为不应受法律的制裁。对此,我们在查清事实的同时,进一步使他们认清危害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上述措施有效促进了庭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三

8、是认真办案,重视回访。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