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ID:23551122

大小:80.2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9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_第1页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_第2页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_第3页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_第4页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贡献区,同时也是最大的影响区。中央着眼于促进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提出了“南北两利,南北双臝”的战略目标。湖北省委、政府围绕这一目标,作出了综合开发汉江流域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战略举措,有利于形成相对武汉城市圈的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促进湖北区域乃至我国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我们认为汉江中下游地区综合开发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科学开发新模式,建议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三先”、建设“四区”、建立“五制”,走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子。一、坚持“三先”,确保科学开发优先改善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综合开发。南水北调

2、在解决华北地区的水源短缺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对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有关部门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调水量将达95亿立方米,届时汉江入境水量将减少25%,流量小于800立方米/秒的枯水期将由现在的2至3个月增加到7.7个月;800〜1800立方米/秒流量的中水期将由现在的7至8个月缩短为3.2个月;水位平均下降0.31至0.51米。这些水文情势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水环境恶化。水量大幅度减少必然科学开发汉江中下游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贡献区,同时也是最大的影响区。中央着

3、眼于促进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提出了“南北两利,南北双臝”的战略目标。湖北省委、政府围绕这一目标,作出了综合开发汉江流域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战略举措,有利于形成相对武汉城市圈的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促进湖北区域乃至我国南北地区协调发展。我们认为汉江中下游地区综合开发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科学开发新模式,建议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三先”、建设“四区”、建立“五制”,走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子。一、坚持“三先”,确保科学开发优先改善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综合开发。南水北调在解决华北地区的水源短缺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对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4、有关部门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调水量将达95亿立方米,届时汉江入境水量将减少25%,流量小于800立方米/秒的枯水期将由现在的2至3个月增加到7.7个月;800〜1800立方米/秒流量的中水期将由现在的7至8个月缩短为3.2个月;水位平均下降0.31至0.51米。这些水文情势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水环境恶化。水量大幅度减少必然造成汉江自净能力下降,以多年平均流量计算,调水后将使汉江襄樊段的水环境容量(以高锰酸盐指数作为环境容量指标)由原来的10.33万吨/年,降低到5.92万吨/年,降低幅度为42.6%;加之流域城市、城镇众多,工业、生活污水

5、排放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増加,目前汉江襄樊段城市、城镇每年约向汉江排放污水5.2亿立方米。XX年2月,汉江潜江段及其支流兴隆河、田关河和东荆河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拉响了汉江水环境恶化的警报。据环保部门预测,届时汉江襄樊市区段主要污染物浓度将提高26%,水质将由目前的H类下降为III〜IV类,“水华”发生概率由目前的9.2%提高到13.6%。二是生态系统失衡。由于水位的下降,造成汉江洲滩裸露,形成新的沙化危害,其中汉江襄樊段洲滩及岸边河滩湿地面积将减少约6万亩,新增沙滩地30万亩;73种鱼类将减少三分之一,天然鱼产量将减少40%至50%,“四大家鱼”产卵场可能消失,喜急流生境鱼类种

6、将减少,汉江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三是耕地土壤质量下降。汉江调水必将导致沿岸地下水位下降,耕地土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中襄樊段将有30万亩耕地质量将明显下降。南水北调对汉江中下游的负面影响一旦成为事实,必然引发生态危机,对整个流域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实施汉江中下游综合开发,必须优先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始终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措施贯穿于综合开发的各个环节,努力减轻南水北调对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影响,确保汉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优先考虑综合效益,以整体联动推进综合开发。汉江流经湖北地区,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域,实施汉江中下游综合开发,应当坚持整体开发的理

7、念,以发挥全流域综合经济社效益为目标,实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联动开发。在项目规划布局上不能孤立分析单个项目的效益而要从流域联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综合效益。比如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的汉江中下游7个梯级航电枢纽,从发电效益看,自上而下呈逐级下降,而且三个末级枢纽仅靠发电并没有经济效益。但从流域角度看,7个梯级航电枢纽的建设,可以提高通航能力,振兴汉江乃至长江水运;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带动流域旅游开发;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增加绿色电源;缓解中下游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