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

ID:23565258

大小:17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8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8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8 突破思想情感类鉴赏题【学案略语】“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诗鉴赏中是一个必考点。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真正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很少见,通常是要求考生回答“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类“是什么”的问题,它考查的重点在于根据诗句内容读懂诗歌。1.(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望汉江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①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②沦亡后,三吴③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

2、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解析:分析诗歌中的用典首先要明白典故本身的含意,即注释④显示的信息。然后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追求作答。答案:①

3、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2.(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11,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4、。【注】 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然后予以归纳概括。词的下阕大致有以下几层含意:一是汉朝时开疆拓土,正需勇武之人,像李广这等强健之人本不当闲,

5、竟被投闲,可见邪曲害公,方正不容,乃古今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今日求和讳战,固当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为之嗟叹。以上皆反面意,实则是痛恨朝政腐败,进奸佞而逐贤良,深恐国事更趋衰弱。作者遭到罢黜,乃因群小谗毁所致,故用“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之景作结,隐喻此辈之阴险卑劣,并以点明题语所云“夜读”情事。答案: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题组一 专项对点练1.(2016·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

6、的题目。(导学号53700011)内宴奉诏作曹 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答:                                                                      

7、  1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定王台①〔南宋〕袁去华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

8、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③,耿耿恨难休。徒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省长沙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