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

ID:23565514

大小:60.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_第1页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_第2页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_第3页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_第4页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企业改革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苏北县域企业改革的思考摘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政府部门要能够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当前经济状况,消费水平,解放思想,积极平稳的把企业融入市场,让政府管制和市场规律有机结合,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使地方资源利用迗到帕累托最优为方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只有多管齐下,考虑周密,才能有效规避各种矛盾,保证改革平稳进行,促进一方经济稳步发展。中央改革精神: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常态下的“第二年”,改革从2014年的方案准备期迈入2015年的落地攻坚期。7月29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明了新常态

2、下经济工作的战略取向,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一定要做到切合实际、改善民生、平稳发展。县域企业改制形势:首先企业改制的安置成本逐年提高。由于近年来,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房价的大幅增长,职工对改制补偿的期望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比如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留守人员生活补助等各项标准逐年递增,由此而导致安置难度增大。据粗略估计,每位职工的安置费用较10年前增加3倍以上。其次是资产变现进展缓慢。一般正在改制的县属企业多数在县城区域内,涉及城市规划,这需要通过区块开发、资产变

3、现带动改制,影响改制进度。其次是事改企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已改制单位退休职工要求享受事业人员退休待遇,一部分事业编制人员强烈要求不改变事业身份,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暂时无法从事业保险处转移至社保处,一些应改而未改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资产质量差,人员包袱重,改革成本大,县财政难以承受。事业单位改革,在人员分流、改制后的待遇方面,缺乏明确统一的政策标准,各部门的政策缺乏协调统一,往往造成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影响工作推进。第二是在上市工作方面,企业普遍对上市缺乏认识,担心上市成本高,同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规范难度大,治理结构、管理架构不很合理和明确,股权过分集中结构不够合理,财务管理与上市的要求差距

4、很远,人才综合素质偏低管理人员偏少,很难适应上市企业的运作。第三是劳动力成本方面,企业用人成本显著提高。30多年的计划生育使我国的生育率下降至1.5,同时伴随大量适龄劳动力逐步发生由农村到城市、或者由工业落后的城市流入经济较发迗地区的转移,导致相对落后地区的适龄劳动力减少,形成了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禀赋。具统计,自1982年到2011年,中国适龄劳动力从61.5%上升至74.4%,但总抚养比重却从62.6下降到34.4%,这就形成了劳动力高供给和低抚养的“人口红利”,人口老龄率不断提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劳动力“人口红利”将会成为历史。目前各地的“民工荒”已经初步体现。例如,丰县

5、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流到了工业水平较高的苏南或者其他地区,企业对劳动力使用的成本优势正逐步下降。第四,是企业生存环境方面。县域交通、信息、资金等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不够完善,对企业发展的助推力还不够,区位优势难以有效发挥,比如县城内很多路质量都比较高,但高质量的道路并没有形成畅通无阻的交通网络,50公里不到便开始中断,难以形成百公第五、企业自身环境方面。多数中小企业后劲不足,人才缺乏,观念落后,招龙纳凤的引力不够。部分产业处于“比较优势”的陷阱中导致后劲不足,举步维艰,难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和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善县域企业的整体运转现状,推动苏北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笔者认为重中之

6、重就是从企业长远的生存机制着手,以资源优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进行改革。要制定相关政策让能够有效运作的企业加速发展;让无法运作的企业让出资源,减少社会负担,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矛盾;推动制度创新,减少政府行为和决策的短期倾向,建立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发展企业生存的配套设施建设,使企业能够有充分的条件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形成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为主,一、二、三产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从而推动实现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几点建议:1、创造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创造劳动力成本优势主要是改善地方人口结构。首先是走城镇化道路,提高

7、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人本地农民迁徙到城镇定居;其次是把一些有条件有企业的乡村发展为城镇,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充实企业劳动力规模。再次是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速提高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强化农民的文化能力,以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的现代化的需要。2、因地制宜,开创企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扩大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资源成本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切实加强资源的整合及信息化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