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ID:23567576

大小:20.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_第1页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_第2页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_第3页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_第4页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技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说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的确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想购物,打开手机客户端,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览无余,我们想要什么,选中加入购物车,然后支付宝付款,就等着快递上门了;想出门旅行,打开地图应用,出门的路线,以及各个景点的评分都呈现在眼前;外出看见美丽的风景,马上拍下来,经过图像编辑软件的优化,一张意境十足的纪念相片就生成了。信息需求是每个社会人的天然需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拥有群体性需求,孤立,信息不畅,是非社会性的特征。信息能够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传播学中有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

2、”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每天报道大量的时事新闻,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消除人们信息的不确定性。手机上网,将信息整合使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互联网的终端机,手机与电脑相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等优点,而且手机上网相比有着移动性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从而能够迅速、及时得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手机信息载体比报纸、广播、电视信息载体在信息传递上更方便、直接、快速。虽然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它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缺点。 

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整天手机不离身,而因手机带来的健康困扰不得不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从最初的单色到现在的 彩屏,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从“听”逐渐转变为“看”。长时间使用手机、屏幕亮度差异也造成眼睛疲劳的现象。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现在的手机越做越小,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低头去看,而学生尤其喜欢在上课时使用手机,颈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颈部劳损。手机会产生辐射,而内脏长时间暴露在辐射底下,也可能出现“疲劳感”。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手机放在腰际或挂于胸前,辐射通过手机传入人们体内,情况严重时很可能会使器官发热,对人的血液、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很多使用

4、手机的人们,都容易患上所谓的手机综合症。隔几分钟就会想要去看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或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手机让人们的垃圾时间正在消失。实际上,人类社会越强调时间和效率,越多的地理位置变动就会出现越零碎的时间。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诸如,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旅行候机、排队、餐厅等菜,甚至无聊的会议中和厕所时间,通常被看做是无聊的垃圾时间。现在,新的手机应用则正在让这些垃圾时间变得更加有意义,按照“长尾理论”,人们与家人、朋友以及外界社会的交流再也不需要现实的空间和整块的时间,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机完成,而这些大多处于移动、短暂停留甚至私密的地理空间的碎片时间,正在重构“黄金时段”中学生使

5、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已经不是新鲜事.笔者所教的班级共56人,在2002年新生入校时只有两个学生有手机,到2003年增加10人,到2004年有手机的同学已经达23人.这与发达地区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广州,北京等地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超过了76%,重点中学超过90%.)相比比例相对较小,但发展速度已经相当快了.那么,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

6、玩游戏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一,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6月我校期末考试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作弊;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

7、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继网络之后,近两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