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

ID:23568124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9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_第1页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_第2页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_第3页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_第4页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绵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那一块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文化和历史。其思想深受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本文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其最受欢迎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深刻挖掘主人公爱米丽悲剧人生的主要理由。爱米丽的悲剧告诉我们:人

2、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转变,勇敢面对过去,学会适应变化,活在当下,走向未来,这样我们才会处于和谐的绵延之中,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如果拒绝变化,故步自封或者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将遭受毁灭。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柏格森;生命哲学    威廉·福克纳(Faulkner)是20世纪美国南方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和南方文学的精神领袖。他一生共创作出19部长篇小说和75部短篇小说。福克纳自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各国文艺界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在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其作品都

3、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福克纳研究逐渐升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的视角不只局限于福克纳的写作技巧、意识流手法等传统范畴,而且扩展到叙事学、心理学、原型批评、女性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个方面。本文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福克纳最受欢迎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分析主人公爱米丽的时间观是如何导致其悲剧人生的。    一、“绵延”说——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    亨利·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哲学家,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勤勉地学习、教学和研究,得到国内外各种荣誉和名位,并于1

4、92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时间和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形而上学导言》等等。本论文主要用他的“绵延”说来分析福克纳作品中的人物。  那么什么是绵延呢?绵延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联呢?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柏格森眼中的时间概念。  柏格森认为时间有两种可能的概念:“一种是纯粹的,没有杂物在内,一种偷偷地引入了空间的观念。”  前一种纯粹的,没有杂物在内的时间就是柏格森口中的绵延。也就是说,绵延是存在于自我或意识中的时间,是种内部时间、心理时间。“它并非抽象的形式,而是与生命和自我粘连在一起的实体。这一概念如同生命力一样可以用活时间来表示。这种时间成机动的流体状态,既可以出

5、现一定的量变,也可以产生不断增加的量变。时间在这里超出我们深思的范围,也不是凝固于某个地方;如果受到局限,它便不复存在。所谓的时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绵延)就可以通过集中地内省而意识到,所以它是由外而内的向心意识。  后一种时间则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时间。“与时延完全不同,那是一钟表的机械运动或太阳的运转过程来测定的”。也就是说是一种外部时间,空间化时间。  既然绵延是一种不可测量的、陆续出现的心理时间,那么具体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会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组成要素。  柏格森认为“绵延”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绵延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在绵延中,陆续出现的各个要素互相渗透,互相联

6、系,每个要素也和整体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现在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作为一个整体在每个瞬间都跟随着我们,而现在又孕育着未来,一旦意识流到了未来,前一秒的未来在后一秒变为现在,接着又变为过去,于是又有新的现在,新的未来。绵延总是这样永无止境地向前,每时每刻绵延自身都在不停地成长,不停地膨胀。不停地更新,不断地变化。即我们连续不断地创新着我们自己。  第二,绵延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无法再活一次,即使是再重新活上片刻也不可能。因为绵延是一直向前发展运动的,我们不可能阻止意识的向前流动,更不可能抹去过去的记忆而回到原点

7、。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成因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总的来说,柏格森“绵延”说的一个主要思想是: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永恒的生成之中。世界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的。     二、爱米丽——沉湎于过去的人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受欢迎的一部短篇小说。这是一部给人带来强烈震撼的作品,其理由不仅在于情节的神秘怪诞,而且在于主人公爱米丽的悲剧人生。全文以爱米丽小姐去世为开始和结尾,中间以叙述者“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