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

ID:23585989

大小:27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_第4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

3、、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⑤回到蒸发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应是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4、    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水通直流电

5、氢气+氧气实验结论:(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的公式:ρ=m/v(公式变形:m=ρvv=m/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

6、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银的密度为13.6×10³千克/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³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kg/m³或g/cm³,(2)两者的关系:1g/cm³=1000kg/m³1kg/m³=1×10-3g/cm³(3)水的密度:1×10³kg/m³或1g/cm³(4)单位转化:1毫升=1cm³=1×10-6m³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1×10-3升1升=10-3m³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

7、密度知识的应用:(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水的压强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5.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6.压强的计算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8、7.压强的单位:帕(1帕=1牛/米²,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8.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

9、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9.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P=ρ液gh)第三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

10、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取kg/m³,取m³)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④F浮=G漂浮此时<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时,上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