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ID:23587058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1页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2页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3页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4页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程性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田径课程是体育课程的子课程,在实现体育目标的历程中理应承担“运动之母”的使命,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田径体育课程已逐渐边缘化,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滑不争的事实,追索田径运动的渊源,审视田径课程的现状,寻找实现田径课程价值教学突破口是当前体育教学的要务。  一、田径

2、运动的内涵  田径运动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是田径运动的雏形时期,人类祖先为延续生命作为捕鱼、狩猎生存技能的一种最自然运动,不包括比赛的意思,后来这种维持生计的自然运动也成为劳作之余的的一种娱乐竞技,田径运动从人类日常生活和娱乐演绎过程中产生。从田径运动起源可以理解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与竞技属性是田径运动本身固有、与生具来两个属性。国际田径联合会对田径运动定义原文的表述是:“trackandfieldathletics,roadrunning,racewalkingandcros

3、scountry.orunning译成中文是:“田径运动是由通田赛和过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原苏联体育学院田径教科书中称:“7田径运动是由走、跑、跳、投与全能(跑、跳、投项目而成)所组成的运动项目。”《田径史话》一书对田径运动解释为:“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和竞技项目。”孙庆杰为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田径》教材中明确指出:“田径运动是人们用于竞技和健身的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她包括田径竞技运动和田径健身运动。”以上对田径运动的定义也充分涵盖

4、了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与竞技属性。  田径运动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很好地发展速度、弹跳、力量、耐力及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有效地提高和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功能,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这些功能都是其他运动项目不能取代的,基本活动能力、基本素质的提高也是发展其他项目的基础,其它项目训练手段和方法都是以在田径运动基础上派生和创新。  二、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课程开设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田径课程一度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必修项目,随着

5、社会经济的变迁学校有条件开设更多的学生喜爱的运动选项,社会文化的变迁,一些原来被认为是贵族运动的时髦项目进入了学校,成为极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运动项目[1].在社会环境能为体育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情况下,针对教育部2006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要保证学生每天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要让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高校体育课程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实现“三自主”的教学,即“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然而田径课程在经济文化变迁提供的条件下成为了“7三

6、自主”的牺牲品。田径课程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逐渐下降,出现了边缘化的发展轨迹。通过对我省15所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是否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所学校没有开设田径选项,占80%,3所学校作为一年一期的普修课开设,占20%,我院自2005年开设选项课以来,一直没有田径的一席之地,前几年总是在选项过程中人数不满拆除,后来按照选项班级数预算干脆不列入选项之中。  三、高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  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依然是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使他们达到学校教育

7、的要求,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田径课程教学从属于学校体育教学,其课程定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健康课程。可见其健身性的作用和地位高于竞技性。在传统的田径课程教学中注重项目技术动作的完整教学,趋向于竞技性,与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相违背,不能满足学生现代生活需求和实现未来终身

8、体育的要求,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学习难度大,其低实效性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影响了田径课教学的教学质量,在三自主的教学模式下处于萎缩逃离尴尬局面。  2.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组织形式7  以田径健身性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教学,应打破过去以竞技体育、运动技术为主的结构体系,构建新型田径课程体系。田径课程健身体系的内容可以分为:健身活动,身体素质训练、健身知识三大部分。以健身活动作基础,身体素质训练作支撑,健身知识作催化剂构建田径课程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