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

ID:23598796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_第1页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_第2页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_第3页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_第4页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扬雄的政治倾向与经学师承.:王青内容提要:论文主旨在于纠正学术界对扬雄政治态度与经学师承的两种误解。首先,通过考察哀帝时期的政治形势,结合扬雄的生平与《太玄》中隐刺之辞,对扬雄的政治态度重新加以审视,认为扬雄所反对的是哀帝时期的新兴外戚、佞幸丁、傅家族与董贤,而非王氏家族。然后通过《法言》中所引经文与今古文经对勘,确认扬雄所习乃今文经学,而非学术界一直主张的古文经学。关键词:政治态度外戚今文经学古文经学长期以来,对扬雄政治态度的判断与评价明显地受到传统官方史学以及研究者个人感情的双重影响。由于班固生活在东汉年代,奉诏修史,所以他对王莽改制这一事件

2、及王莽本人的描述带有极为浓重的偏见;而扬雄是他极其尊奉的学者,因此,他往往有意识地隐瞒或者歪曲扬雄的政治态度。班固在赞中自始至终未曾提及扬雄所作的《剧秦美新》和《元后诔》,并说:“当成、哀、平三世,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将扬雄塑造成一个对王莽改制持不合作态度的清贫自守者,这种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人。较为客观的学者,在看到了《剧秦美新》以及《元后诔》之后,并不否认扬雄附莽,但出于对王莽改制的偏见,将其视作是扬雄生平的一个污点;而建国后的研究者则更进一步,他们不但否认扬雄附莽,而且

3、将扬雄描述成了一个反王氏集团的勇士[1]。在对扬雄的经学师承的判断上,可能是由于扬雄持有较强烈的理性主义立场,其思想与今文经学灾异派那种神学目的论有着较大的不同,也可能是由于扬雄与刘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学术界一般将扬雄看作是古文学者[2]。但无论是将扬雄划入反莽阵营还是将他归类为古文经学思想家,其根据都是很薄弱的,只要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扬雄的生平与著作,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一扬雄的政治态度(一)扬雄与王氏家族的关系《汉书》本传云:“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这段话是扬雄自序,极为

4、可信,它一向被用来证明扬雄不附王氏。只要对哀帝时的政治形势稍有了解,就知道乃是一种误解,这段话实际上更能证明扬雄与王氏集团关系不一般。与宗室不同,外戚集团随着不同皇帝的执政并与不同家族的联姻而随时发生变化,决定于后妃在宫中得宠与否,外戚与皇帝的亲密程度也时刻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外戚集团之间的冲突与争斗。实际上,成、哀、平三世时统治阶级的政局十分复杂,同是外戚,王氏家族和丁、傅家族有着你死我活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荣辱浮沉大相径庭。不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加以具体分析,就会犯简单化的错误。哀帝时期乃是王氏家族最黑暗的时期。哀帝一系与王氏家族的矛

5、盾可以远溯至元帝立太子之时。当时,哀帝的父亲定陶恭王乃是成帝成为太子的有力竞争者。成帝幸酒、乐燕乐,元帝不以为能。而傅昭仪有宠于元帝,定陶王多材多艺,元帝对他十分宠爱,“坐则侧席,行则同辇,常有意欲废太子而立共王”[3],最后靠侍中史丹之力,以王凤为首的成帝一系终于获得了胜利。成帝继位后,与定陶恭王关系依然十分密切,“赏赐十倍于它王,不以往事为纤介。共王之来朝也,天子留,不遣归国……旦夕侍上,上甚亲重”[4]。但王凤因日蚀谏说成帝遣定陶成王之国。为此,正直的王章还奏封事建议撤罢王凤,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王氏家族与定陶王家族间又多了一层芥蒂。最后,

6、哀帝继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傅太后走了王氏家族深为不喜的赵皇后的路子。所以,哀帝与王氏家族很早就存在重重矛盾。王根是哀帝即位的主要决策人之一,但哀帝即位后月余,解光就奏言:“根行贪污,臧累巨万,纵横恣意,大治室第……内怀奸邪,欲管朝政……蔽上壅下,内塞王路,外交藩臣。骄奢僭上,坏乱制度。”结果,免王根兄子王况为庶人,归故郡。根及况父商所荐举为官者,皆罢[5]。王莽则被迫辞去大司马之职。建平元年?ㄇ?),元后又被迫下诏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建平三年(前4),“成帝舅安成恭侯夫人放寡居,共养长信宫,坐祝诅下狱。”[6]总之,哀帝时王氏家族完全失

7、势。哀帝依靠的是新兴外戚家族,即丁、傅家族以及他的一位宠幸董贤,他们平步青云,成为政治上的暴发户。哀帝崩后,王莽逼董贤自杀,使有司举丁、傅罪恶,皆免官爵。发傅太后与丁后之冢,取其玺绶,烧燔椁中器物。可见王氏对丁、傅、董贤结怨之深。扬雄不在成帝时期淡泊自守,不在平帝时期淡泊自守,而是在王氏集团最危难的哀帝时期淡泊自守,表明坚决不与新兴外戚合作的态度,这只能说明他对王氏集团的忠诚。场雄与王氏家族的关系并不一般。扬雄在京师任官,王根是荐拔者。《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

8、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此段记载有误。王音死于永始二年(前15),扬雄38岁之时。所以,“王音”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