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ID:23614124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_第1页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_第2页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_第3页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_第4页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亚现代化的问题意识论——解读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摘要:亚洲在崛起。东亚崛起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论断了“八大趋势”的新思维,反映了作者研究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论。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崛起观意识观模式观影响观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

2、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八大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亚洲崛起观亚洲正在

3、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

4、。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

5、。“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6、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亚洲意识观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

7、: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道德的亚洲: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