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

ID:2361620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_第1页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_第2页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_第3页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_第4页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导读: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务。其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烙画的传奇世界  烙画相传起源于秦朝,但并无可考证据和史料。据民间传说记载,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花高手,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的人物、花艺术人生独行者  国舰,安徽省砀山县城关镇人,生于1976年9月,自幼酷爱书画,祖籍江西,祖母之父辈为当时名噪一方的父子三秀才,精

2、于书画,在烫画上更是深有造诣。国舰从小深得真传,凭着自己的天性聪颖,以及对烙画艺术的独特爱好,他多年沉浸在对烙画的练习和钻研之中,终于掌握了一套独有的烙画技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烙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我国民间珍贵的稀有画种,堪称“中华一绝”。烙画艺术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但在今天,全国从事烙画艺术的民间艺人却是越来越少了。这决定了国舰选择的艺术道路注定是艰难不凡的。  国舰大专毕业后,于1996年春参加工作,随后参加过党校经管班的学习深造。

3、原本的日子平凡而舒适。工作之余,独自搞些烙画创作,也算是乐在其中。然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国舰所在的国企进入了兼并破产的行列,职工下岗自谋生路。这对风华正茂的国舰是一个人生挫折,却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国舰经过思考熟虑,决定放弃新的唾手可得的工作机会,专攻祖传烙画。他的人生,从此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国舰选择的艺术道路并不容易,烙画艺术虽然贵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但烧画主要是上辈言传,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原料不易得,目前在很多地方已基本失传。此外,这门技艺劳神劳力,因为经济性不高,制作

4、时间长逐渐不被重视,面对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然而,不服输的国舰仍然固执地钟情于这门中华古老技艺,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使其得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大胆创新,国舰的烙画艺术作品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其中,他创作的《大好河山》被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副主席视为烙画珍品,《农家乐》被国际巨星石天龙,《岁寒三友》更是被著名微雕大师刘老高度称奇。《报春图》长卷《清明上河图》等作品被各名家和书画爱好领导,部分作品被多家博物馆。2013年9月,国舰获得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同

5、时,他还担任了中华清风书画协会理事,长城书画协会会员,安徽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务。其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烙画的传奇世界  烙画相传起源于秦朝,但并无可考证据和史料。据民间传说记载,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花高手,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称烙花王。传说当年“王莽撵刘秀”(南阳民间传说),李文曾救过刘秀并送一只烙花葫芦给

6、他作盘缠,刘秀不胜感激,此后历经千辛万苦,也不曾将那只烙花葫芦卖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仍不忘烙花王的救命之恩,查访到他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俩,加封“烙画王”,并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南3简谈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导读:烙画传承者的艺术世界阳烙画文化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烙花王”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烙画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画品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工作,将分散流落于南阳各地的烙花艺

7、人组织起来,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烙花艺人不断继承发扬前人的优秀传统,推陈出新,改善工艺和工具,从而把烙画艺术推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早期的烙画作品,多数是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收到了理想效果。制作烙画的姿势、工具、材料、技法和烙画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以前烙画艺人是一种吸大烟的姿势,侧卧床上利用烟灯加热进行烙烫加工,此种方式称为“卧烙”,此法只能烙制一些小件工艺品,且不易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

8、制了烙画艺术的发展。到四十年代,烙笔有笔架支撑,就形成了“坐烙”技法,它具有灵活多变,简单易学等优点。为研究和发展烙画艺术,开辟了新天地。  国舰向笔者介绍,以前的烙画仅限于在木板、树皮、葫芦等材质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现在的传承者们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早期的葫芦、竹木材质较硬且厚实,所以烙制较易制约。宣纸和丝绢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