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

ID:23621410

大小:68.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09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_第1页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_第2页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_第3页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_第4页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杨立新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 2009年8月1日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且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之后,关于死亡赔偿“同命不同价”的议论就成为一个热点。当前,正在制定《侵权责任法》,在这部法律中如何对这一问题作出让全国人民满意的规定,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对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改革意见。  一、我国死亡赔偿的演变和“同命不同价”热点的形成  在改革开放之前,关于死亡赔偿问题没有

2、法律规定,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过一般的规定。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杨立新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 2009年8月1日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且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之后,关于死亡赔偿“同命不同价”的议论就成为一个热点。当前,正在制定《侵权责任法》,在这部法律中如何对这一问题作出让全国人民满意的规定,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对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改革意见。  一、我国死亡赔偿的演变和“同命不同价”热点的形成

3、  在改革开放之前,关于死亡赔偿问题没有法律规定,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过一般的规定。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杨立新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 2009年8月1日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且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之后,关于死亡赔偿“同命不同价”的议论就成为一个热点。当前,正在制定《侵权责任法》,在这部法律中如何对这一问题作出让全国人民满意的规定,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对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改革意见。  一、我国

4、死亡赔偿的演变和“同命不同价”热点的形成  在改革开放之前,关于死亡赔偿问题没有法律规定,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过一般的规定。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杨立新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应当进行改革   杨立新 2009年8月1日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且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之后,关于死亡赔偿“同命不同价”的议论就成为一个热点。当前,正在制定《侵权责任法》,在这部法律中如何对这一问题作出让全国人民满意的规定,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对

5、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改革意见。  一、我国死亡赔偿的演变和“同命不同价”热点的形成  在改革开放之前,关于死亡赔偿问题没有法律规定,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过一般的规定。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历经五次变化:(1)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对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赔偿制度规定在第119条,仅仅规定了两项赔偿:一是赔偿丧葬费,二是赔偿死者生前扶养的人的生活补助费。对生命权丧失仅仅规定这样的赔偿项目,显然赔偿不足。(2)为了弥补《民法通则》规定的死亡赔偿不足的问题,1991年国务院颁发的《道路交

6、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对于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受害人,赔偿死亡补偿费,标准是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10年。这样的规定,被各地法院所借鉴,用以补充《民法通则》规定死亡赔偿不足的立法缺陷。(3)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制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赔偿法》,都规定了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规定对死亡的受害人赔偿死亡赔偿金,前者没有规定赔偿标准,后者规定了具体的赔偿标准。这是立法第一次规定死亡赔偿金,但适用范围有所限制。(4)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10日公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

7、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对死亡赔偿项目是死亡赔偿金,其性质是精神损害抚慰金,并且规定了统一的计算方法。(5)事隔两年,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规定为人身损害赔偿,是对死者收入损失,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的家庭收入“逸失利益”的赔偿。  在上述关于死亡赔偿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演变中,如何形成了所谓的“同命不同价”的热点呢?原因在于,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死亡补偿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赔偿法》

8、中的死亡赔偿金,以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死亡赔偿金,其性质都规定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因此,无论是死亡补偿费还是死亡赔偿金并没有区别受害人的身份不同,因此,所有的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都采用同一标准,只根据受害人年龄的区别,以增减赔偿金数额。可是,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却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由精神损害抚慰金改变为受害人收入损失赔偿,同时,又以受害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为标准,确定各自不同的赔偿标准,因此,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