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

ID:2362495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_第1页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_第2页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_第3页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_第4页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宋徽宗绘画对其“瘦金体”形成的影响文/雷森林【摘要】中国书法和绘画使用相同的工具,在技法上互相影响。不少对画家的研究著作中提到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但研究重点往往在书法入画对绘画的影响,有关绘画对书法的影响却研究甚少。宋代成熟的院体画和率意的文人画是绘画史上的高峰期,但画家在绘画方面对造型技术和形式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书法。本文以宋徽宗为例,从宋徽宗“援画入书”的举动,对其书法笔法的影响,探讨宋徽宗绘画对瘦金体形成的影响,并给后人学习带来启示。【关键词】宋徽宗;绘画;书法;笔法;瘦金体引言康有为把宋代绘画誉为“无体不备,无美不臻”。①宋代绘画的可贵之处

2、,在于特别重视写生。如画家赵昌,每晨朝露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有的画家为达到精确表现对象,对自己所画对象细细观察,乃至对每一细部都很熟识后才动笔挥毫。如韩若拙画鸟,自嘴至尾皆有名称,并定毛羽数目,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一直到宣和之时,赵佶在画院中都是极力提倡的。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代皇帝,著名书画家。在《贵耳集》中有如下记载:“神宗幸秘书省,阅江南李王图,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继时徽宗生,所以文采风流,过李王百倍。”②可见时人对其过人的艺术天赋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他在位时对画家的待遇竭力提高,并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创建“画学”,

3、成为画院制度的一部分。画院考试被录取者得以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其学习的内容包括书法、经义、画义等。他将书法引入“画学”学习科目,可以看出,赵佶对画家的书法学习非常看重。赵佶书与画均彪炳史册,首创“瘦金体”书法,与其绘画相得益彰,除了对前人书法的继承外,其成熟的工笔画也对其书法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一、宋徽宗“援画入书”对其“瘦金体”笔法的影响画家们在书写时,以画法参入于书(如“作字如写兰”的板桥),讲求瑰奇多变的笔法,使作书尤画,书中见画意。如果说“书法入画”改变了宋代绘画传统而奠定了文人画的基石,那么宋代的绘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书法。(一)宋徽宗书法中的“鹤韵”

4、关于宋徽宗“瘦金体”书风形成的研究有不少文章。其中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来自薛稷、褚遂良瘦硬书风的变体,及对黄庭坚的学习。这种观点从书法的继承角度来说,其单一的视角无疑对“瘦金体”形成的缘由不够全面,对宋徽宗绘画、书法集一身的身份也有所忽略。宋徽宗绘画在十六七岁时即已成名,即位后也非常喜欢画画。邓椿《画继》中有一段记载:即位未几,因公宰奉清闲之宴,顾谓之曰:“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③宋徽宗早在十六七岁以前,就与当时一流名手王诜、吴元瑜、赵大年成为艺坛好友,向他们汲取艺术营养,并以其艺术成就驰誉大宋王朝:“国朝诸王弟多嗜富贵,独祐陵在藩时玩好不凡,所事者

5、惟笔砚、丹青、图史、射御而已。当绍圣、元符间,年始十六七,于是盛名圣誉布在人间。”④宋徽宗“瘦金体”书风受薛稷和褚遂良风格的影响,然其“瘦金体”最终的形成应与其绘画有很大关系。在绘画题材中,宋徽宗以鹤作为美的典型与摹仿的对象,于是“瘦金体”的创作也具有了鹤韵。宋徽宗的书法中隐现着鹤的姿态,甚至在转折处不惜夸张以竹节、鹤膝这些书法家特别忌讳的笔法,将病笔转换成另一种风格,如作品《瑞鹤图》(如图1),图中可以看出,其书法用笔中长横的收笔、竖的顿笔及其转折处无不体现着鹤膝的姿态。近现代沈尹默在其《书法论丛》中说到:“字的点画,等于画的线条。”⑤可窥见宋徽宗的书法线条有

6、鹤的风神骨气。(二)宋徽宗书法中的“兰竹”用笔宋徽宗的《秾芳诗帖》,大字楷书,笔力雄健,同时又加上他对绘画的理解,字中有画。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清代陈邦彦明确指出宋徽宗以画法作书,可见其“瘦金体”的形成离不开其绘画的影响。由于画家对观察物象的思维习惯,在书写时便会潜意识地把绘画中的某些元素渗透到书法中。那么宋徽宗从褚薛中变化出来,掺入了本人画技(以兰竹绘法入书),又加入绘画线条的劲挺感而自成“瘦金体”,此时的绘画线条并不是受书法影响的,而是反过来对其书法产生了影响。来自绘画立场,画

7、家书法其书与画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画家敢于突破书法法度限制,大胆地进行创新,在书法创作中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宋徽宗把绘画的实践注入书法中,再通过书法反过来提升绘画的艺术水平,借助这两种艺术形式互相渗透、融会贯通,不仅使其书法笔法中有了画意,也让其绘画艺术增添了色彩。二、宋徽宗“书画结合”对其“瘦金体”章法的影响宋徽宗的绘画在十六七岁就已经成熟,并称誉大宋王朝。而他的瘦金体楷书则成型于20岁左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小楷千字文》书于崇宁三年,赵佶时年22岁,赏赐童贯,是现今见到宋徽宗最早的瘦金体。我们可以看看邓白对宋徽宗书法的评价:“赵佶的书法虽曾受薛稷和黄庭坚的

8、书法影响,但后来自辟蹊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