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

ID:23625039

大小:3.17 MB

页数:234页

时间:2018-11-09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_第1页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_第2页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_第3页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_第4页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密级:UDC:本校编号:10652基南鉍Ui逢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研究生姓名:彭卫民学号:b2014030101010指导教师姓名:程志敏职称:教授申请学位等级:博士学科:法学专业:法学理论研究方向:法政治学论文提交日期:2017年3月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独创性的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宂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或

2、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一。对于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曰年月〕多1咏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艮p:学校有权保留所送交的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论文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向有关部门和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曰年月^曰签字曰@^7

3、年曰)博士学位论文礼法与天理:朱熹《家礼》思想研究NomosandCosmos:AJurisprudentialstudyofZhuXi'sFamilyRituals作者姓名:彭卫民指导教师:程志敏教授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内容摘要“礼法”与“天理”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要素与经典表达。“礼”可以分为感应天地自然的“无体”之礼以及心统性情的“有体”之礼,前者可以抽象为“理一分殊”的节文,后者可以具象为“仪章度数”的仪则,两者辩证地构成了“天理民彝”这一自然秩序的基本原则。

4、在解构古典礼制与天理观的基础上,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1130-1200,以下统称“朱子”)以其“古今异宜”的学术变革气魄,证成“理”即“礼”,中国传统的礼法思想经由“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礼本”与冠、婚、丧、祭的“礼文”共同构建“泛家性”的特征。家礼是“自然之理(礼)”在家内秩序层面的表达,是整个“民彝”礼法规则的滥觞。朱子的家礼思想,是“礼理一体”思想的重要支撑,是古典法哲学中“常变相合”实践的根基所在,更是中国传统“天理民彝”自然观念的经典表达。本文的结构安排为,除“绪论”和“结论”“附录”外,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朱子《家礼》思想的滥

5、觞。即朱子对于冠、婚、丧、祭四礼的创制,来源于其对《周礼》《仪礼》《礼记》中“天理”观的认知。朱子是上古礼学道统的承续者,其“源头活水”“知崇礼卑”“陈数知义”的礼治思想源于三礼的关怀,同时其礼制变革的成果——《家礼》,又成为整个东亚基层社会日用伦常的指南。朱子在家庭礼法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古今异宜”的“变法”运动:家礼有“本”有“文”,所谓“本”,即“名分之守、爱敬之实”,是等差与人情的浓缩;所谓“文”,即“冠婚丧祭、仪章度数”,是仪则与法度的总名。第二、三、四章,探赜朱子家礼思想的三大核心命题:“礼理一体”论、“常变相合”论以及“天命民彝”论。这三类

6、思想蕴含着“理与气”“经与权”“常与变”“理一分殊”“亲亲尊尊”“爱礼存羊”“听讼原亲”等古典家庭礼法哲学命题。第二章,“礼”与“理”是作为自然秩序的一体表达。朱子通过“大一太极”“理一分殊”“体用一源”“先王作则”等理学命题,对“以礼训理”进行详尽的论证。从礼训上看,“禮”在六书上是“呈双玉”之会意而非“从豆从示”之象形,与后来“礼”的涵义并无直接联系,只有等到篆隶书出现之后,才衍伸为践履、备体、醴祀以及示神致福等多重含义。从礼源上看,家礼本于自然与天道。作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1二气的表达,天道蕴含着“五伦”的家庭秩序哲学,家礼是对自然秩序的一

7、种践履。从礼义上看有“天理之节文”与“人事之仪则”二端,礼之分以谕义,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因仪之则而示民之常,这是家礼的两大核心要素。第三章,中国中古时代家庭礼秩沿革的思考。从“汉型家庭”到“唐型家庭”再到“联合家庭”的结构演变;从“家国公私”的礼制纠葛到“门第家法”的观念维系再到“敬宗收族”的制度探赜;从“核心家族主义”到“大家族主义”再到“宗法主义”的哲理表达,家礼在中古时代的演变,既注重渲染家国一体化的“复古”色彩,又同时宣称构造形态以“应时”为要。家礼沿革是“常变相合”论的实践与检验。“常”,是关于家庭法哲学在礼“本”层面如何进入长时段历史的基本

8、理路;“变”,是关于家族结构及其社会关系在礼“文”层面所展现的不同姿态。两者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