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ID:23638403

大小:8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09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1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2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3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4页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大纲一、《孟子》导读背景介绍1.《孟子》导读的切入点2.孟子所关心的政治问题3.孟子简介二、作为社会凝结剂的“恻隐之心”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恻隐之心”是否普遍3.为什么耍培养“恻隐之心”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当今,主流观点认为儒学是关于身心修养的哲学,但是在研读《孟子》的过程屮,我们不能忽略其政治层面的内容,它甚至是儒学g经的主流层面K02:为了解决国家内部凝聚问题,孟子提出了“恻隐之心”的说法,可见孟子的道德伦理是为政治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正文一、《孟子》导读背景介绍1.《孟子》导读的切入点对于《孟子》、《论语

2、》等书籍,主流上认为它们是关于身心修养的哲学。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有人认为屮国哲学主要是讲人的心灵修养和道德境界等内容。但是,这样的说法有个比较大的缺陷,那就是《韩非子》是不符合这种看法的,因为《韩非子》很少涉及个人心灵修养等内容,即使偶尔谈及了,也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议论。即便是儒家,也有很强的政治向度,对于这一点,历代统治者都是比较理解的。比如,朱元璋读了《孟子》后大受惊吓,因为《孟子》中有支持汤武革命的内容。对于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而言,是非常不愿意看到这种想法的,所以就命人将《孟子》中所有涉及革命的内容删除,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将孟子的牌位移出了

3、文庙。既然儒家有比较强的政治向度,为什么现在的主流说法还认为儒家是一种心性哲学,是强调道德修养的呢?这可能和近代以来流行的一个观点有很大的关系,即儒学其至屮国传统都是封建专制的糟粕,既然是糟粕,那就不值得学习了。侶是,有些人还是想维护传统的地位,虽然他们也接受儒学在政治层面是为封建专制辩护、是不值得保护的,然而在心性、道徳修养等层面却是值得保护的。这也就是儒学曾经的政治层面内容被忽略其至不被提到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把儒学视为封建专制的糟粕是不正确的,不可以忽视儒学的政治层面的内容。一是因为这是从西方角度看中国传统的结果,二是因为“封建专制”的

4、说法本身就存在问题。从“封建”这个词来看,其在文献里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而另一种望文生义的说法则是“封土建国”或“封藩建国”,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即“封建”指的是西周时出现的一种既有效乂极具创造力的社会制度,统治者把自己的亲信、功臣封到帝国边远、难以控制的地区,建立各个诸侯国,各个诸侯国内部的事务由诸侯直接处理,周王并不干涉。而周王对于各诸侯的废立具有一定的干涉权利,当周朝要和蛮夷作战的时候,其他的诸侯有同去勤王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封建制度是一种比较强调地方自治的制度,并不是一种专制制度,所以“封建专制”这个词本身就是矛盾的。

5、从秦朝开始,中国开始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确实有中央集权的成分,也有专制的成分,但是由于儒家的影响,这种集权专制的成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用专制来描述秦以后两千年的制度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总的来看,屮国的封建时代是丙周,而丙周的制度并不是专制的,秦朝以后的制度有专制的层面,但是由于儒家及其他的因素的影响,这种专制并不彻底。所以用“封建专制”来描述如此长一段时间的屮国历史是不确切的。1.孟子所关心的政治问题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制度垮台以后,摸索新制度的时代。作为一个哲学家,孟子关心的是超出其历史时代的东西,但是毕竟孟子也生活在一个历史时代里

6、,面对着一个很人的政治变局,所以笔者认为孟子关心的首要问题很可能就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看似复杂,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内部的政治实体(比如国家和社会),其内部问题主要包括W类:一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凝聚起来,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能是一盘散沙,必须有一些办法将其内部凝聚起来。所以,内部问题的第•一点即内部凝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当一个政治实体比较大的时候,需要有一批人来管理这个政治实体,那就会产生谁來充当管理者,谁来充当统治者的问题,即所谓的统治合法性问题。总而言之,内部问题就是两个方面:内部凝聚力问题和统治合法性问题。而

7、外部问题是政治实体和政治实体之间的问题,如果是国与国的话,就是国际关系问题。对于这两类问题,在封建制度K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左传》屮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国家的大事在于两件,祭祀和打仗。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涵盖了封建制度下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祭祀是指各诸侯王要与周王定期地祭祀祖先,更广泛的祭祀还包括打猎、喝酒、吃饭等活动。正是通过这些定期的祭祀活动,可以使得封建贵族定期聚到一起联络感情,增强凝聚力。而祭祀活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强化统治秩序,因为在祭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矩,比如打猎的先后顺序,分猎物的秩序等等,在周礼中均有严格的规定。祭祀

8、活动看似简单,却解决了内部两大问题:内部凝聚力和强化统治秩序。外部关系则是周帝国与不服周帝国管辖的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人民被称为“蛮夷”。与“蛮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