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测量方案

京沪测量方案

ID:23641128

大小:493.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09

京沪测量方案_第1页
京沪测量方案_第2页
京沪测量方案_第3页
京沪测量方案_第4页
京沪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沪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德禹特大桥(DK344~359段)测量方案编制人:审核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沪高铁土建二标五工区2008年3月一、工程概况德禹特大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境内,中心里程为DK373+772.36,我工区施工管段为DK344~DK359,位于山东省平原县和陵县境内,由474个桥墩组成。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有1.0m、1.25m两种形式,其中桩径1.0m3790根,桩径1.25m48根,共计灌注砼142077.5m3,钢筋793.29t。承台设计为矩形承台,共计砼58701.7m3,钢筋2785.25t。墩身设计为矩形实体墩

2、、圆端型实体墩及单圆柱墩,共计砼18439.1m3,钢筋1607.29t。全桥主要跨315省道(DK345+936.2)和318省道(DK354+439.8),设计各为一联32+48+32m现浇连续梁。路面为沥青路面,宽为10m和9m。。二、工程特点施工管段全部为桥梁工程,且长大密集、施工工期要求紧、质量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桥梁基础均为钻孔桩,施工标准要求高。主要承重结构的使用期满足100年的要求;对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标准要求严;并满足高速、重载列车开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三、测量各种制度1、严格执行测量工作双检制凡交接桩复测、施工

3、放线放样、施工过程监控测量及竣工测量等每次都必须进行双检,即复核测量,方法为①一个测量组先后用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②两个测量组分别测量、核对结果。每次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都必须换人观测,再用钢卷尺检查结构物相对位置、墩间距、孔间距,在有条件时要变换置镜点进行二次观测,确保定位放样工作的准确无误,把出错的几率降到最低。2、坚持复核抽检制。项目部要要求其施工队对所施测资料必须再次复核后方可使用,各项目部总工和施工队主管必须对下属的各类测量成果进行抽检签认。各项目部技术人员必须认真计算放样定位资料,有疑难之处应尽快查询、核实,保证计算资料的正确性;

4、各项目测量主管工程师在接到计算资料后要认真复核,确保复核工作的有效性;各项目技术主管在接到报送的放样资料后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核查,仔细核对各项数据,把好最后一道关,确保最后报验资料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各项目部严格保证每个墩位至少有一根桩,在开孔之前,项目总工复核抽检并签字认可后方可开钻,并做好记录,局指工程部将检查记录。3、强化三级复核制度。要责任到人,明确分工,落实到位,保证出现问题时要有人可查、有据可查;做到一切工作都要有可追溯性。各项目要部根据各自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情况,对各项目部人员进行分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4、测量记录规范化。所有测

5、量必须有正式记录薄,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标准,记录清楚,符号数据准确,并应复核和检算。不得乱涂乱写或用计算器在现场随算随用而不作记录。不准在测量记录薄中演算算式。每次测量成果均应有主测人员、复测人员的签字。要做到每一个环节的复核都必须有详细的复核记录,不能马虎、粗心大意,不能相互推诿、搪塞,不能敷衍了事。要保证整个过程的可追溯性,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5、所有施工放线放样测量数据资料,必须事先在专用本上计算、复核完毕,并画出放样示意图,标注尺寸、标高和拟采用的控制桩位置、里程、坐标等必要全部数据(计算者、复核者

6、必须签字)。测量过程必须有可追溯的详细文字记录,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编号及名称、人员分工、测量读数、计算公式、过程、结果、控制桩使用情况、气候、日期、主测人、复核人等。在结构物放样之前,要先计算好放样定位资料,并经各级复核合格后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只有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用于施工定位。为了给专业监理工程师留出充裕的审查时间,至少应该提前24小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送放样资料;测量放样时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审批过的资料放样,在没有得到监理工程师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使用其他的资料。6、测量次数。用全站仪放样时,应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水平测量要进行往返观测,且不

7、少于两个转点。7、测量延伸。管段内测量应向相邻两端管段延伸测量不少于两个桩点并闭合。工点控制测量应向两端延伸不少于两个桩点。用经纬仪进行交会法控制测量时,应至少选择三个以上方向进行交会。各交会方向的夹角和示误三角形精度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用全站仪进行后方交会法放样时,待定点与两个已知控制点组成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控制在60~120度为宜,且后视边长应尽量长;8、护桩。无论是控制桩和施工放样桩。测设完毕复核无误后,应立即放好护桩。一侧放护桩不少于3个,两侧放护桩每侧不少于2个。对于软土路基上的控制桩和护桩应按TB10101-99规定深度

8、确定深度用混凝土固定。混凝土达到所需要强度后应再次复测,确保满足精度要求方可使用,并作好记录。护桩应绘图并标注尺寸存档备用。相邻护桩较近或交叉易混淆时应设置明显的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