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

ID:23641667

大小:368.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1-09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_第1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_第2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_第3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_第4页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XXXX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总第1课时授课教师:单元章节第一单元课题《月之故乡》  科目音乐年级九年级集体备课主备人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2.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3.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4.启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难点演唱歌曲《月之故乡》。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集体备

2、课通案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朗诵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月儿高》片段)2.教师提问:此首诗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李白、《月下独酌》,诗人以明月、身影为伴,对月高歌,抒发的是作者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琵琶独奏等。3.师:古往今来,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骚客吟唱的对象。因为月亮倾注了无尽的情思,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提起月亮,胸中涌起无限期望。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月亮的赞歌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赞美月亮,一起学习第一单元《月亮颂》。(出示

3、月亮图片)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二、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师:月亮,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月中有美丽的嫦娥,有古老的传说。(欣赏嫦娥奔月动画)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那份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与她相关的优美音乐作品。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月亮的呢?刚才大家听到的背景音乐就是琵琶独奏曲《月儿高》的片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月儿高》这首作品。1.聆听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问题:(1)在聆听中,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

4、音色是怎样的?(3)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2.学生回答问题:a. (1)乐曲描绘了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b. (2)用舒展的旋律,清亮的音色,典雅的风格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月夜之中。师可提示:这首乐曲的旋律是(舒展、紧张)?音色是怎样的(明亮、暗淡)(3)琵琶:是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组。师补充:弹拨乐器琵琶常用的定弦法是A、d、e、a低音区浑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三、学唱歌曲《月之故乡》1.最佳的赏月时间是哪一天?说一说这一天我们都要做什么?(八月十五,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2.我们来了解

5、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3.中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家人

6、团聚。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月之故乡》。4.欣赏歌曲《月之故乡》后,让学生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月夜思乡、心系中华的共同情愫。)5.发声练习:(解决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切分节奏型和临时变化音的音准问题。)1=C4/4#4—3—

7、2 3 #4  3 —

8、

9、Lu lu  lulu lu lu6.视唱乐谱。(《月之故乡》歌曲学习)7.填唱歌词。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哪些地方应做强弱处理?感受乐曲的力度变化:当唱到“看月亮,思故乡”时,声音和感情要有推进,而后的“一个在水

10、里,一个在天上”,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8.今年的春节,两只熊猫团团、圆圆在台北的动物园和宝岛台湾的同胞们一起过年。它们带着我们的期盼和思念,更带去了我们的祝福和挂牵。让我们用轻柔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作品。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大熊猫团团、圆圆的生活照)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歌曲《月之故乡》,深刻体会到了游子们借“月”思乡的真挚情感。只要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心”歌唱,相信一定会字字带情、声声感人的。教学后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

11、可编辑XXXX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总第2课时授课教师:章节第一单元课题欣赏《梅花三弄》科目音乐年级九年级集体备课主备人教学目标1.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2.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