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ID:23647259

大小:80.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_第1页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_第2页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_第3页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_第4页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0讲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考纲要求]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知识讲解](1)主要地质灾害概念: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地面的震动现象,大部分地震和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地震是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要素: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相对应有地面上的点)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多倍。分类: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地震我

2、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主要地震区有: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源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我国——死火山:山西大同;休眠火山:长白山的白头山、黑龙江五大连池;活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昆仑山。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火山喷发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分类活火山: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

3、又突然喷发。我国火山分布: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白头山、五大连池)、台湾、海南岛等地,最近年代(1951年)喷发的火山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滑坡定义: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定义: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含有泥沙、石块及巨大的砾石。泥石流形成条件: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我国分布:山区面积占

4、2/3,地表起伏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破坏,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主要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2)地质灾害的特点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②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不同点:①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多发,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

5、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4)地质灾害的防御①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