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

ID:23650094

大小:327.0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09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_第1页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_第2页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_第3页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_第4页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面设计开采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承德隆泰矿业有限公司2744-4#工作面复采设计说明书编制: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2012年6月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条件第一节工作面位置2744-4#采煤工作面位于2744轨道上山东翼,走向长150米,倾斜长50米,工作面地面标高+500~+525米,工作面标高+295~+315米。1、地面位置:2744-4#回采工作面位于四道铁路煤柱南侧200米,地表多为耕地,荒坡,无水体。2、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2744-4#回采工作面位于2744轨道上山东翼,上部为2744-3#工作面。3、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2744-

2、4#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地面影响不大。第二节地质概况一、煤层简述:本工作面设计开采为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赋存总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0°,煤层平均厚度4~10米,平均厚度5米,煤层结构为单一煤层,结构简单。二、地质构造:区内无陷落柱及岩浆岩发育。该工作面顶板较稳定,底板变化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由于本区域受南部F7断层影响,区域内存在小断层较多。三、煤层储量:262744-4#工作面走向长150m,倾斜长50m,面积为750㎡平均,平均煤厚为5m,煤层工业储量为10500T,回采率按75%,可采储量7875

3、T。四、水文:本区域水文地质简单,没有含水层,由于是复采,并进行防火注浆,预计局部有少量注浆积水。五、煤层顶底板岩性:1、该区域由于是复采,原顶板受到破坏,现形成再生顶板。2、煤层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含植物叶片化石;底板为黑色粉砂岩,厚1.5-2米,较硬;老底为黑色粉砂岩,厚20-30米,坚硬,含根茎化石。煤层内有火成岩侵入。六、煤质:1、灰分含量:33%左右。2、煤岩、黑色、硬度F=0.4—0.6。3、容量:1.4T/m³。4、品种:肥煤。5、水分:6.5%。6、发热量19.48mJ/kg。七、瓦斯、煤尘、自然

4、发火情况:1、瓦斯:相对瓦斯涌出量1.5m3/T,一般为3.5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8~1.4m3/min,由于是复采大部分有害气体以释放,属低CH4,低CO2区域。262、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25%,在回采过程中应采取煤层注水,洒水除尘及清理浮煤等工作。3、瓦斯突出与自然发火:根据我矿生产实际中,煤层无瓦斯突出现象,在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采取防瓦斯措施,防止局部瓦斯聚集浓度超高。该煤层无自然发火期18-24个月。4、地温:在18C°~25C°平均22C°,地温梯度1-2C°/100m,正常开采

5、范围之内。5、地压:无冲击地压影响。第二章系统设计第一节回采工序及顶板管理设计一、回采方案的确定:根据地质条件的分析,由于该工作面煤层赋存基本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但由于我矿压力较大,为了减少修护量,并且避免支架变形快影响正常的通风行人等,所以在掘进时工作面及切眼巷道均布置为沿煤层顶板施工,煤层厚度符合放煤条件时,再逐段逐茬进行下压至煤层底板,进行放顶煤回采。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的规定,该工作面符合放顶煤开采的必要条件,可以采用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爆破采煤法。二、落煤方法与回采工艺的确定:1、落煤方法:工

6、作面煤层易冒落,因此,一般情况下,用手镐即可落煤,如果确遇硬煤或夹矸等可放小炮震动,放炮时炮眼布置,装药量和联线方式见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26每循环炸药、雷管消耗表眼类眼数(个)炮眼角度(度)眼深(m)装药量(一个眼)装药量(kg)联线方式水平垂直卷数重量(kg)顶眼3080851.01.00.206串联腰眼2980901.01.00.205.8底眼3080801.21.50.309合计8920.84.每次环爆破最大炸药、雷管消耗表项目炮眼个数n炮眼深度m装药量kg/n炸药消耗量(kg)雷管消耗量(发)封泥

7、长度(m)顶眼31.00.20.630.6腰眼21.00.20.420.4底眼31.20.30.930.6合计81.982、回采工艺流程26安全检查→打眼→检查瓦斯→装药→检查瓦斯→放炮震动→检查瓦斯→移架采煤→放顶煤→移刮板运输机主要工序要求如下:3、装煤:采用爆破自装和人工装煤相结合的方法。4、运煤:工作面采用SGW-17型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至采区煤仓,再由架线电机车运至主井翻笼。5、工作面支护:(1)、支护形式:采用ZH1600-16/24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每架四柱,正常生产时,支架中心距10

8、00mm±20mm。材料规格名称单位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支架高度m1.6-2.4支架数量架50支架宽度m0.96支架最大件重量Kg800支架长度m2.6支架重量Kg1600支架行走步距m0.8工作液乳化液,M-10乳化油浓度2%顶板管理参数最大控顶距3600mm棚架中心距1000±20mm最小控顶距3000mm顶底板移近量<200mm放顶步距800mm2626(2)、悬移支架移架过程提起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