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

ID:23654388

大小:1.0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_第1页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_第2页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_第3页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_第4页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起草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陕西省地方标准《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是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6〕7号)批准立项编制的,项目名称为《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项目编号:SDBXM15-2016号。本标准的研究基础主要来源于起草组成员单位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潜力与提升技术研究,2015BAD22B01)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农田生态系统资源分布与生源要素现状调查,2014FY210101),以及已完成验收的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

2、课题(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09B04)的研究结果的综合与集成。2.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合阳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主要工作过程自起草编制任务下达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标准起草组,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制定了工作原则,确定了起草组成员的任务分工。首先,起草组在借鉴其他地方标准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对与耕地质量相关的技术规范《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

3、、《GB/T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1120-2006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30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2173-2012耕地质量预警规范》、《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和《NY/T1119-2012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全面了解了相关标准的内涵及编制方法。其次,结合本项目的要求,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进行耕地质量保育技术的整合研究与验证,为编制标准提供技术支撑。第三,采取专家咨询,并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的形式,对拟制定的标准所涉及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可操作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4、与完善。最终,通过研讨明确了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4.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起草组人员来自两个单位的9名成员,均是多年从事旱地农业与耕地质量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各自的起草分工如表1所示。表1标准起草组人员及其分工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任务分工上官周平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总体统筹协调邓蕾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整体技术方案设计、标准文稿撰写王丽芳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农田工程整理技术、标准文稿撰写张岁岐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保墒技术、标准文稿撰写马军政男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耕地培

5、肥技术、标准文稿撰写梁连友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合阳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土壤保育技术、标准文稿撰写闫伟明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耕地培肥技术、标准文稿撰写钟杨权威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调查验证李帅霖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技术调查验证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原则陕西省地方标准《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针对谷物生产的农田,从耕地土壤培肥技术、耕地土壤覆盖保墒技术、耕地土壤工程技术、耕地土壤保育技术等各个环节,均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6、应能够指导渭北旱塬范围内农田土壤质量保育工作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以使得耕地质量保育工作技术全面、科学合理。本标准的起草,是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的。2.确定本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规范》是申请者及其团队多年来从事旱地农业生产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宜于渭北旱塬进行耕地质量保育的标准。申请人及其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旱地农业、耕作栽培、土壤培肥、节水农业、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和

7、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该标准借鉴了国内外近年来开展耕地质量保育方面的新技术,是目前该方向上成熟适用的技术成果。它结合了渭北旱塬耕地质量保育的特点,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该标准是申请者正在执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黄土高原旱区增粮增效潜力与提升技术研究,2015BAD22B01)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农田生态系统资源分布与生源要素现状调查,2014FY210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