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ID:23656720

大小:94.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09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第1页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第2页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第3页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第4页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欢迎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很高兴我能够担任此次讲解工作。进入馆区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反映出当年南昌起义将士“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的大型铜雕。这座铜雕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赠送给我馆的。铜雕右侧是著名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待会儿我们会进去参观。在大家正前方的陈列大楼,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新扩建的。大楼外观是由枪的造型、八一字体组成的长城图案和印有五星图案的装饰玻璃方框构成,显得大气、庄严、肃穆。进入大楼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这大

2、家可以看到——正中间的一座圆雕:圆雕的底座是一些崩裂的石块,其中的一块上镌刻着1927.8.1的字样。在圆雕中崩裂这些石块的——是一支冲破地面紧扣着汉阳造步枪扳机有力的手。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冲破白色恐怖的重重阻挠,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圆雕的上方绘有蓝天白云、背景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寓意着:“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升起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军旗两旁墙壁上环绕着一组反映南昌起义历程的浮雕,浮雕分四个部分——左侧两块是:起义部队浴血奋战、南昌民众奋力支前、右侧两块是:南昌军民欢庆胜利,起义部队南

3、下转战井冈山会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第一展厅。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第一次建立了统一战线。同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周恩来同志当时曾在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一职。参与创办黄埔军校,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1926年7月,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的节节胜

4、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也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恐慌。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其爪牙杀害了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这也是蒋介石开始发起的第一起惨案。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宣布分共。随后,蒋汪合流,在“宁可错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下,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了血泊之中,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艺术品雕塑《危难中奋起》)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艺术品雕塑是《危难中奋起》

5、。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开始奋起抗争。著名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愤然发表宣言,毅然辞去了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宋庆龄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蒋介石的背叛行径,毅然宣布同中山先生事业的叛徒彻底决裂。这一时期,中共江西省地方党组织做了很多工作,领导全省人民多次开展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工农运动一度蓬勃发展。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审时度势,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为了

6、挽救革命,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7月中旬,李立三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奉中央派遣到达党的力量较强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所辖的第四军、第十一军的驻地九江,做部队移师广东的准备工作。此前,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派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前往九江联络部队。7月20日,因发现张发奎已经站在汪精卫一边,李立三等立即抛弃依赖张发奎的计划,提议发动南昌起义。那么大家知道当时为什么选择在南昌起义呢?......大家说的只是一部分,我来告诉大家---原因呢有三

7、个方面。第一、在东征讨蒋的口号下,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大部分驻扎在南浔一线。因共产党虽然掌握和影响了一些力量,但没有调动部队的权力,只能将计就计,就近选择起义地点;第二、南昌相对来说交通闭塞,只有一条南浔铁路和赣江,起义后敌人没有那么快赶到南昌,胜利的把握更大一些;第三、南昌有着非常坚实的群众革命基础;南昌起义的提议报中央后,正式确定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部署。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加紧在军队中“清共”的活动。这时,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贺龙第二十军和叶挺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等等部队在“东征讨蒋”的名义下,均

8、已从武汉调到九江地区。7月下旬,汪精卫、张发奎感到贺龙、叶挺的部队“不稳定”,企图以开会的名义把贺、叶召集到庐山,解除他们的兵权。当时,得知会议内幕消息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冒着极大危险,秘密下庐山赶到九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