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沉淀实验

自由沉淀实验

ID:23662669

大小:91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自由沉淀实验_第1页
自由沉淀实验_第2页
自由沉淀实验_第3页
自由沉淀实验_第4页
自由沉淀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由沉淀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实验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水污染控制中用以去除水中杂质的常用方法。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通常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降称为自由沉淀,其特点是在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淀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托克斯)公式。但是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密度很难或无

2、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通过静沉实验确定。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该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沉淀颗粒受柱壁的干扰。自由沉淀所反映的一般是沙砾、河流等的沉淀特点。具有大小不同颗粒的悬浮物静沉总去除率E与截留速度u0、颗粒质量分数的关系如下:(1-1)式中E——总沉淀效率;P0——沉速小于ui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百分数;1-P0——沉速大于或等于ui的颗粒去除百分数;ui——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降速度

3、;u——小于最小沉降速度ui的颗粒沉速。公式推导如下:设在水深为H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实验开始,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径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C0(mg/L),此时去除率E=0。实验开始后,不同沉淀时间ti,颗粒最小沉淀速度ui相应为ui=(1-2)ui此即为ti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取样点的最小颗粒di所具有图1-1自由沉淀实验示意的沉速。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Ci,未被去除之颗粒即示意d

4、径d≥di)所占比例为E0=1-Pi(1-4)实际上沉淀时间ti内,由水中沉至池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u≥ui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池底;除此之外,颗粒沉速u

5、是粒径大的沉到池底的多,粒径小的沉到池底的少,各种粒径颗粒去除率并不相同.因此若能分别求出各种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并求出可颗粒在时间ti内能沉到池底的颗粒占本颗粒粒径的百分比,则二者乘积即为此中颗粒粒径在全部颗粒中的去除率。如此分别求出u

6、那部分颗粒的去除率,也就是所选择的要去除的颗粒粒径由d1减到d2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即粒径在d1~d2间的那部分颗粒所占的百分比。因此当ΔP间隔无限小时,则dP代表了直径为小于di的某一粒径d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这些颗粒能沉至池底的条件,应是在水中某图1-2P~u关系曲线点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必须等于或小于具有沉速为ui的颗粒由水面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即应满足≤即x≤(1-5)由于颗粒均匀分布,又为等速沉淀,故沉速ux

7、图1-1所示,而=(1-6)此即为同一粒径颗粒的去除率。取u0=ui,且为设计选用的颗粒沉速;us=ux,则有=(1-7)5由上述分析可见,dPs反映了具有沉速us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而则反映了在设计沉速为u0的前提下,具有沉速us(

8、)三、实验仪器与装置1.自由沉淀装置(沉淀柱,储水箱,水泵空压机),如图1-3;2.计时用秒表或手表;3.100ml量筒、移液管、玻璃棒、瓷盘等;4.悬浮物定量分析所需设备:电子天平、带盖称量瓶、干燥皿、烘箱、抽滤装置、定量滤纸等;5.水样可用煤气洗涤污水、轧钢污水、天然河水或人工配制水样。图1-3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51.了解管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