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ID:23669358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9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1页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2页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3页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4页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孙雯雯,梅昀,陈银蓉,张苗(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武汉430070)摘要:以郑州市近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郑州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人地关系入手,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值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并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集约程度不太理想,与合理值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提高的空间。各子系统间发展缺乏协调度,这也是导致郑州市集约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依靠能源的消耗,低碳经

2、济发展水平较低。..关键词:PSR模型;低碳;集约利用评价;郑州市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5)03-0560-05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项建设对用地提出了更直接的要求,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但是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以及各项政策对城市用地供给的限制导致开源的前景不容乐观,因而通过内涵挖潜,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及利用集约度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的首要选择。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3、,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而如何在低碳经济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有很多[3,4],但基于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研究还不完善[5,6],而将PSR模型、低碳经济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合起来的研究更少。PSR模型是从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出发的用于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模型,模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强调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造成影响的因果关系,

4、是对传统评价的优化[7,8]。本研究从郑州市实际情况出发,引入低碳的概念,利用PSR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以期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供依据。1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1.1低碳土地集约利用的PSR模型框架构建PSR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4年提出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中,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过程中,人对自然施加了一定的压力(P),影响了城市各类用地的数量、结构、城市土地的物

5、理使用强度和经济使用强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综合效益(S),城市土地的管理者们为缓解压力、优化土地状态而制定一系列的响应措施(R),响应的科学性和力度对今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9]。PSR模型突出反映了人地关系,国内许多学者将其运用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来,较好地诠释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1.2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在传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本研究加入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0]。在选取指标时,除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内涵选取相应

6、指标外,还选取了部分经济耗能指标及生态环境指标。依据典型性、科学性、可获得性、系统性、可量化性等原则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压力层: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居住用地、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指数、GDP与用地弹性、城镇化水平、单位GDP能耗等指标。该层反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压力。其中,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指数是指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值,反映了人口增长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GDP与用地弹性指GDP的年均增长率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值,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程度。城镇化水平

7、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例,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单位GDP能耗是年GDP总值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值,反映能源的产出状况以及利用能源的科学技术水平。状态层:包括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消费弹性指数、地均GDP、人均道路用地、低碳能源消费比重、地均废气排放量、地均废水排放量、人均耕地占有量。该类指标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开发强度、效益以及经济发展的低碳水平。其中,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地均GDP是GDP总额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土地的产出水平。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

8、,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