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

ID:23670295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_第1页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_第2页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_第3页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_第4页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 形件回弹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正交试验的高强钢板U形件回弹分析研究徐 涛 胡小伟 吴 磊 徐 将 郝洪艳(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摘 要】回弹是影响高强钢板制件冲压成形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典型U形件为研究对象、板料三维成形分析软件Dynaform为平台,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凸模半径、凹模半径、模具间隙、压边力、摩擦系数等因素对回弹变形量的影响。探讨了各因素对回弹变形量影响的主次顺序及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优的方案组合。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模拟验证,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jyqk模拟软件对高强钢板的U形弯曲成形与卸载回弹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

2、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其几何、工艺参数对回弹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分析出各因素对回弹变形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仿真预测,用于指导生产。1 U形件数值模拟分析1.1 分析模型建立U形件的弯曲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材料为DP500,规格选取230mm×40mm×1mm。DP500钢板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其应力应变曲线见图3,成形所需压边力的大小如图4所示,最大值为54.3275kN。根据U形件弯曲时回弹的特点,采用如图2所示的特征角?准(工件底平面与侧壁间的夹角)来定量地评价回弹变形量。1.2 模拟分析方法的确定U形件弯曲回弹模拟分析包括成形模拟分析和回弹

3、模拟分析两个过程,而模拟分析算法一般包括静力隐式和动力显示两种算法。静力隐式算法需要构造和求解大型稀疏刚度矩阵,存储量大,计算时间长,求解速度慢,有时会存在不收敛的现象,但求解计算精度较高。动力显示算法则无需建立平衡迭代方程,即不需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亦不存在解的收敛性问题,效率高,适于求解各种复杂成形问题。但是对于求解准静态弯曲成形类问题,阻尼残差、惯性效应等动力显示算法固有的特点就转变为缺点,导致计算回弹时效率低,反而限制了回弹模拟精度的提高[3]。综上所述,解决弯曲回弹分析时可采用动静联合算法求解回弹问题,采用动力显示算法求解成形过程,然后将

4、其结果作为静力隐式算法的输入进行回弹计算。U形件网格模型、工具网格模型如图5、图6所示。2 U形弯曲回弹模拟影响因素分析2.1 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确定如下试验指标和设计变量。(1)试验指标选定工件的回弹变形量为考察指标。(2)设计变量影响板料回弹的因素有很多[4],本文选取影响U形件弯曲回弹变形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凸模半径Rp、凹模半径Rd、模具间隙c、压边力F、摩擦系数μ。(3)确定影响弯曲回弹指标的因子及水平将凸模半径Rp、凹模半径Rd、模具间隙c、压边力F、摩擦系数μ五个因素简称为因子A、B、C、D、E,并假设各因子之间不存在交

5、互作用。在各因子的取值范围内,每个因子均匀地取4个水平,如表2所示。根据因素及水平划分,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矩阵设计实验,采用正交表L16(45),并且按照表3设置的参数作模拟试验同时取得考核指标影响变化规律,得到相应得正交表。在表3中考察了五因素四水平对U形件弯曲回弹变形量的影响,其全部不同的试验条件共有45个,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现在安排16次试验,试验目的是为了找到几何、工艺参数对弯曲回弹变形量影响的主次顺序和变化规律。2.2 正交试验结果对表3中16组试验方案进行成形模拟及回弹分析,得出正交试验回弹极差分析表和方差分析表如表4、表5所

6、示。最终所得各因素对U形件弯曲回弹变形量的影响效应曲线见图7。2.3 实验结果分析通常来说,“极差”代表着各因素不同水平下试验指标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由于各因素的水平改变会造成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的不同,极差越大,说明该列因素的数值在试验范围内的变化,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就越大,所以极差最大的列即为因素的水平对试验指标影响最大的因素,也就是最主要因素[5]。由此,由表4、表5分析得出:(1)影响U形件成形回弹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B>C>D>E,也即凸模圆角>凹模圆角>模具间隙>压边力>摩擦系数。(2)

7、最优组合为A1B1C2D3E3,即:凸模圆角为2mm,凹模圆角为3mm,模具间隙为1.3mm,压边力为50kN,摩擦系数为0.14。(3)从极差数值大小及方差分析表可以得出凸模圆角、凹模圆角为影响回弹变形量大小的主要因素。由图5分析可得(1)回弹变形量受凸模圆角影响最大,随凸模圆角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凸模圆角越大,在料厚一定的情况下,则相对弯曲半径越大,弯曲变形程度越小,板料中性层两侧的纯弹性变形区越大,总变形内弹性变形量比重也越大,因而回弹变形量越大。(2)回弹变形量随着凹模圆角、模具间隙的增大而增大,但凹模圆角对回弹影响大于模具间隙。(3)随

8、着压边力的增大回弹变形量减小。当压边力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回弹将减小至接近零。因此,选择适当的压边力几乎可以消除回弹。(4)摩擦系数对回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