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

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

ID:2367777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9

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_第1页
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_第2页
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_第3页
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预习诚重要,方法为先导  【摘要】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预习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预习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7-0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到了高年级,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预习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迫不得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就拿我们的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预习还只是停留在抄好生字词,阅读一遍书而已,而对于对课文的整体及细节的把握往往是不动脑子地

2、做,有的乱做、写得越少越好或文章摘抄几句而已,有的去抄有关参考资料,所写的答案比老师还概括、精准。  一、发现问题  1.为什么预习在学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业  “真是无语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叫他们昨天预习好的,今天上课都跟不知道似的……”办公室的同事又抱怨了。是啊,似乎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4  我想,也许有这几点。首先,老师自己不重视预习。课堂布置作业,其中有一项是预习下一课,自己都觉得这算不上一项作业,形同虚设。其次,学生不重视预习,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部分学生干脆就不进行课前预习。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以为语文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写写字词。看到有预

3、习这一项,很高兴,数有几项作业的时候往往不会把它数进去,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预习了没有。第三,多年来遗留的问题,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从小学到高中,给孩子检查的时候也就问一下而已。久而久之,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  2.学生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预习  在班上我问过我的学生:“老师让你们预习,你们都怎样预习啊?”学生回答说把课文读一遍,然后再划出生字新词读一读,读会了就预习完了。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第一是老师的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老师的放任自流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要求过死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一律,比如:课文你得读两遍,哪些字你得查

4、字典注音,哪些词语你得查词典解释含义,等等。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只有做预习练习的“不自主”。这样缺少正确的引导或是要求过死,都导致了学生对预习的茫然。  3.老师缺少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就我平时的教学来看,虽然我也要求学生预习新课文,却没有给学生讲要怎样去预习,比如:课文应该怎样去读;立足于词、句、段、篇,你要注意什么;立足于阅读感受,你应该如何提问等等。学生不知道,老师也没有讲,似乎以为这些事情是学生都会的,就不应该是老师讲的东西。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4“自主”,老师不应该过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对预习的研究不够,不知道

5、怎样去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也就很简单草率:课文读一读,字词查一查,写一写。时间一长,学生既不会预习的方法,也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也就不去预习。  二、改变现状,做到有效预习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就不难解决问题,那么面对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如何来改变现状?我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1.指导预习的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其次,鼓励质

6、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鼓励学生互相提问,拿自己不会的问题和同学互相讨论,以便增加见识。还要读一些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章,做到有备无患。  2.细致指导预习过程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根据单元导读和预习指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导读”4。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

7、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画、写。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连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读出深意的地方写批注,写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