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ID:23682485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_第1页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_第2页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_第3页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_第4页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十分大。玉米作为高产高收益的粮食品种,在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玉米的苗期的管理技术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将从玉米田间管理的意义和如何做好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两方面出发来展开讨论,探讨玉米苗期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玉米苗期田间管理育苗措施[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60-01刖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大多数,玉米是

2、农作物中种植范围比较广的品种,东北三省更是春玉米的主要种植地。辽宁省作为较早种植玉米的省份,己经培育出几十种高产的玉米品种,走在玉米种植的技术前列。玉米育苗期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较多,是较为关键的时期,需要重点看护。1.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意义1.1规范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玉米苗期是玉米根系生长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田问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得玉米的生长逐步实现规范化。玉米生长中出现的病虫害等难题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实现苗壮、苗全的局面,为玉米的高产量奠定了基础。1.2增加

3、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玉米的苗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玉米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难、看病难等的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1.3提高农业技术,加快现代化进程辽宁省作为玉米种植的先进省份之一,对于玉米的种植、培育以及管理有很多的经验。在玉米苗期进行田间管理,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田间管理,将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教授给农民,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1.进行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有效措施2.1

4、做好补苗移苗的工作在玉米播种的时期,种子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诸如天气状况,水分补充,土壤适应,种子自身质量等问题。这时会出现缺苗现象,即栽种下去的部分玉米种子无法正常发芽。所以在栽种之后,农户应时常到田间视察,及时发现没有正常发芽的种子,予以补苗或者移苗。如果缺苗较多,则可用浸水催芽的苗种栽种,为补苗。如果缺苗较少,只需稍添数苗,则可移苗栽种。补苗和移苗都应选在晴朗的下午进行,最好是带土栽培,如果缺乏相应的条件,也可直接栽培。补苗和移苗完成后,应给种苗及时浇水,让种苗尽快渡过缓苗时间,更快地适应栽种环

5、境,以达到全苗的目的。移苗补苗是发苗时的基础工作,只有确保大部分苗种正常发苗,才能使之后的育苗工作正常进行。这也是一个筛选苗种的过程,要求农户在选种时必须准备过量的种子,防止部分苗种无法发苗时,田地出现苗种空缺的情况,使得最后玉米收成降低。2.2做好间苗定苗的工作在确保全苗发芽之后,还应做好间苗工作。因在田问发苗的苗种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生长不齐,发育较弱,突发疾病等现象。所以,在发苗之后,扎根之前,叶面生长到3-4叶时,就要根据情况拔除一些弱苗,病苗。还要适时清除一些生长较为拥挤的苗种,防止苗

6、种之间争夺水分和养分,造成后期生长不良,影响上部发育。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间苗工作也可拖至5叶,但最迟不宜超过6叶,否则生长过长,需要问苗的苗种己经影响到了周围苗种的生长,可能会造成周围苗种生长不良。间苗时,拔除的苗种一定要连根拔起,否则土壤中留有残根,可能会出现二次发苗的情况,影响到周围苗种的生长。2.3做好蹲苗工作问苗之后紧接着就是蹲苗,此时苗种根系开始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可蹲苗的方法帮助苗种发育。蹲苗一般在出苗后到拔节前这段时间,结合间苗,在合适的苗种周围扒开三厘米左右的土壤,让地下的根茎暴露出

7、来,在日光下晾晒。晒根的时间应持续7〜15天,晒根结束后要及时追肥,可使土壤地温提高rc左右。在晒根时,要严格控制时间,以防根茎受到过度暴晒而受伤。蹲苗也要根据苗种的发育状况和土壤肥沃度,若苗种较壮,土壤肥力适宜,则可蹲苗,若苗种弱,土壤贫瘠,则不能进行蹲苗。蹲苗后,幼苗的发育将更加健硕,增强苗种在后期经受干旱的能力,也可使苗种具备一定抗倒伏的能力。蹲苗能为苗种后期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无疑能够促进苗种发育,增强抗性,降低后期发育风险。2.4定期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工作基本贯穿玉米苗种

8、的整个苗期,通常分为三次。第一次应在问苗之前,苗种才长4片左右叶子的时候,对深度在3〜4.5厘米的土壤进行除草,防止出现柴草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致使苗种在幼苗时就发育不良。第二次应在间苗之后,苗种之间分布清晰之时。此时除草,才能让苗种在间苗之后能够有充分的空间成长。第三次在拔节之前,深度扩展到9〜12厘米,此时除草要除尽,特别注意要除尽“护脖草”。除草过程中,需要注意深度,不能伤害到正在发育的苗种根茎,出现压苗或者伤苗,妨碍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