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ID:2369987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_第4页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肝利胆化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李日珍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卫生院,广西南宁530008[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清肝利胆化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片治疗,给予研究组采用清肝利胆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通过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20.9%(9/43),研究组则

2、为2.3%(1/4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χ2=6.54,P=0.02)。结论采用清肝利胆化湿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yqkL开水煎煮早晚各1次温服,28d为1个疗程。1.3疗效评定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相关内容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显效:疗效指数≥70%;有效:疗效指数在30%~70%之间,包括30%在内;无效:疗效指数<30%。治疗1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复发率。1.4统计方法该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包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

3、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35/4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40/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所示。2.2两组复发率比较通过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20.9%(9/43),研究组则为2.3%(1/4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χ2=6.54,P=0.02)。3讨论3.1慢性胆囊炎发病机理慢性胆囊炎这种疾病多由急性胆囊炎长久失去有效治疗所致,并且多数患者伴随有胆结石。采用西药抗感染药物难以获得良好效果,并且患者极易产生耐药性。胆囊处于右肋部位,患者发病以多

4、次右上腹适疼痛为主要症状,且伴随有纳差、腹胀及嗳气等不良症状,归属于中医学“胆胀”与“胁痛”范畴。且胆系和肝同属于主机体疏泄之司,互为表里,彼此相互影响,其中肝是刚脏,恶抑郁而喜条达,而胆可以化肝脏余气变为胆汁而利于患者消化,通降为机。久病失治或者外部邪气侵袭肝胆诱发肝胆疏泄失司,导致气机郁滞不通,水液不运继而转变为湿邪,当气机长久郁滞不通则生郁火,湿热相互交织,络脉失和而导致患者右肋疼痛,继而肝木乘于脾土,导致脾胃受纳失司而发生纳差、嗳气等症状。慢性胆囊炎患者多数是由肝胆湿热引起,治疗该病需要在清肝利胆的条件下进行辨证治疗[4]。3.2清肝

5、利胆化湿汤方解清肝利胆化湿汤配方中以龙胆草清肝利胆除湿气作为君药,从上可以清除肝胆之火,从下可以排泻肝经湿热;黄芪则有清热除湿功效,柴胡有疏肝化郁功效,栀子有清热解毒功效,三种草药同为臣药,辅助龙胆草起到良好的清肝利胆功效。延胡索与川谏子有疏肝除热止痛的功效,可急速治标缓慢治本;生地与当归益阴可以补血养肝,预防清泻药物过量使用而伤及肝脏;泽泻与车前子有除热渗湿气利尿的功效,可辅助君药臣药排泄湿邪之气;甘草能调和各位中药,缓解病痛兼为佐使借助柴胡引药归入肝经。依照不同患者体质差异,各味药可以酌情增减剂量,各味药联合使用,发挥清肝利胆、护正保本的

6、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通过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复发率20.9%(9/43),研究组则为2.3%(1/4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χ2=6.54,P=0.02)。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5]相吻合。3.3清肝利胆化湿汤作用机制3.3.1促进胆汁分泌、排泄外界因素诱发胆道排空障碍或者胆管梗阻,继而导致胆汁浓缩滞留,这是促使胆囊出现炎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长时间炎症影响下,降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正常选择性吸收磷脂、胆汁胆固醇的能力,并增加黏糖蛋白分

7、泌,导致胆汁的理化性质出现改变,当磷脂、胆汁酸及胆固醇三种物质的含量比例不合理,则易于形成结石。而黏膜上皮细胞由于吸收了过量胆固醇,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形成泡沫细胞,随着泡沫细胞越来越多,导致局部黏膜越来越多,并向黏膜表层隆起,导致胆固醇性息肉形成,继而为结石形成奠定基础。二者均会促使胆道梗阻严重化,从而硬性胆汁排出,导致患者病情发生恶性循环。所以确保其胆道畅通无阻,胆汁排泄正常,可以有效消除炎症[6]。清肝利胆化湿汤中柴胡、川谏子及黄芪、大黄等通过不同机制均起到利胆功效,有利于患者正常分泌胆汁,收缩胆囊。且现代药理学证实:“大黄胡汤可以提升胆汁

8、中的胆汁酸含量,同步降低糖蛋白、胆红素含量,控制结石病理性胆汁形成,消灭促使炎症严重化的相关因素”。3.3.2抗菌并控制细菌移位健康人的胆汁无细菌,细菌主要通过肠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