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

ID:2370640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_第1页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_第2页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_第3页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_第4页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及保护对策孔繁慧1,叶萍2(1.呼和浩特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呼和浩特010020;2.呼和浩特市园林管理局,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呼市南湖湿地公园从创建之初到现在的发展建设情况,包括地理概况、公园现状、现在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对策与措施,强调了湿地存在的必要性及人类要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jyqk2,其中,水域面积132.9hm2,绿地面积391.8hm2,硬化面积39.8hm2,园内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天然降水,经过近8a的持续建设,湿地公园绿化率由原来的不足5%变为达9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绿化面积,增加了

2、城市绿地率,又有效地带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2.2景观资源现状南湖湿地公园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特征,因地制宜,以“生态观、生命观、生活观”为建园主旨,依托传统草原历史文化背景,塑造独具蒙古特色的草原湿地景观,并与原有湿地水域景观相结合,建成湿地景观区,南湖景观区,渔业区,草原风光区,农业观光区五大景观区,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镶嵌互补,形成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景和谐的湿地景观统一体,成为人们走出喧嚣纷扰的闹市,步入城市边缘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重要选择地,这里已由原来荒滩遍地、了无人烟变为人园游客达100余万人次的休闲

3、胜地。2.3湿地文化资源现状南湖湿地公园以体现蒙古文化特色为主线,通过草原风光区中的跑马场,蒙兀广场,文化图腾广场,蒙古包群及敖包这五大景观的有效搭配,充分地展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内涵,风俗民情,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作为马背民族所拥有的雄浑、宽广的胸怀和性情豪爽、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2.4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一是植物多样性。由于湿地公园所处位置为地势低洼处,建园之初测得水质及土壤酸碱度PH值均为8以上,因而适地适树原则,园内苗木多选抗盐碱性较强树种进行大量栽植,如红柳、紫穗槐、白榆、榆叶梅、新疆杨、旱柳以及种植了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随着土壤盐碱化得到

4、不断改良,园内现在可栽植苗木品种范围不断扩大,多达60个品种,因而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粉尘及有害菌类,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南的天然氧吧。二是动物多样性。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柄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特别是湖内水草众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同时,成为鸟类营巢、避敌的天然场所,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鸟类生态学研究室调查研究,湿地公园内鸟类达89种,有绿头鸭、斑嘴鸭、小水鸭、野鸭、天鹅等。3南湖湿地公园面临的问题3.1园内

5、水量逐年减少由于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应地周边地块价值随之升高,由此带来的便是公园周围许多大型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直接导致园内湖水水位直线下降,与建园之初相比下降1m多深,单纯依靠自然补水已远远不够,几乎园内小湖均接近干枯无水,严重影响湿地景观。3.2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由于公园植物量的不断增加,公园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游客涌人,相应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大,加之园内钓鱼活动的增多,严重干扰了园内生物的生存环境,因为这种人类干扰范围和强度的加大,使得园内生物量明显下降,比如,曾经常见的野兔、野鸡等现在很少再出现。3.3湿地保护与发

6、展的矛盾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经过近9a的持续建设,园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由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变为园路整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旅游胜境,因为公园优美的环境,使得园内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车辆在园内穿梭,这样可能导致湿地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因为湿地公园的建立,周边地块价值随之提升,与湿地零距离的建筑不断增多,由于人类湿地保护意识的严重缺乏,加之各种商业行为的不断出现,使公园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了矛盾,照此下去,这种矛盾表现可能会越来越突出。4保护对策与措施一是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

7、、法规,使大众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自觉性,从而形成湿地保护的群众基础。二是增加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重视湿地调查、监测、恢复等工作。适当增加用于湿地保护的专项资金投入,主要用来做保护人员培训,建立湿地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湿地资源与环境动态,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已经退化的湿地资源进行必要的人工恢复。三是水资源保护措施。首先,园内取消并禁止一切钓鱼活动,并人工放置鱼苗,阻止一切破坏水体行为;其次,在园内湖体周围种植水生植物,乡土植物并进行护堤、护坡、护岸工作,不但净化水体,而且为水禽提

8、供觅食,夜宿栖息地;第三,引入水源进行人为注水。四是园内生态环境保护。首先,通过有规划地合理扩建多处停车场,减少车辆在园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