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

ID:23708477

大小:73.8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0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_第1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_第2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_第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_第4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先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范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8(古代史复习讲义)责任人:张德明主备人:王健05/8/10第一章先秦一、脉络框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先建立:夏朝(约BC2070—约BC1600年)秦发展:商朝(约BC1600—BC1046年)时鼎盛:西周(BC1046—BC771年)奴隶社会期瓦解:东周春秋(BC770—BC476年)封建社会形成:东周战国(BC475—BC221年)二、单元特征(整体):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三、基础知识:(一)政治;(二)经济;(三)文化;(一)政治;一、基础

2、知识回顾:1、原始社会:禅让制;(把握其形成、特点、认识三个方面)1)形成: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特点:部落联盟首领由各部落的首领共同推选,不得世袭;反映了“天下为公”的社会状况;3)认识: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必将为新的制度取代;2、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世袭制和分封制;1)世袭制:(把握其形成、特点及认识三个方面)①形成:禹死后,其子启破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自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②特点:最高首领的继承不再由民主选举,而是世袭;呈现“天下为家”的特点;③认识: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私有制

3、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2)分封制:(把握其目的、办法、关系、作用、国家、瓦解)①目的:巩固奴隶主统治;②分封办法:见书本第6页;③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④作用:虽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对发展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⑤分封的国家:鲁、齐、燕、卫、宋、晋等;⑥瓦解: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和铁器、农耕的使用,导致分封制崩溃;【拓展】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都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不同点

4、:1)建立的物质基础不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2)盛行的时代不同: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级社会产生后,一直到封建社会结束;3)所反映的社会状况不同:“天下为公”“天下为家”;4)最高首领的继承方式不同:民主推选、世代相袭;3、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诸侯争霸;(把握其背景、目的、性质、国家、实质、作用)——实质:分封制的崩溃(政治领域);——作用:(消极、积极)◆消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积极:(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政治:战争——数目减少——局部统一——全部统一(秦);削弱、瓦解了奴隶主集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经济:争霸——发展生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5、民族关系: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接触频繁;2)战国兼并战争;(把握其根源、目的、性质、过程四个方面)——过程:(三个阶段)★公元前5世纪中期起,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时期,主要事件有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公元前4世纪中期起,齐、魏争夺时期,主要事件有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公元前3世纪中期起,秦国发动大规模兼并战争时期,主要事件有长平之战和兼并六国之战。3)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把握其概念、民族、方式、作用四个方面)4)春秋战国的改革和变法;——特点: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①春秋开始:(把握其代表、原因、目的、实质、性质五个方面)②战国时的变法运动:(把

6、握其原因、目的、性质、结果、典型代表五个方面)【拓展】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把握其过程)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封建的)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确立二、重点优化:1、夏、商、西周三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暴政;2、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1)夏朝已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2)从阶级关系来看:夏朝有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和平民对立。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武装、官职、监狱、制订刑法;3、武王伐纣的性质是什么?——奴隶主贵族领导推翻暴君战争。4、国人暴动的根本

7、原因及性质?——根本原因:周厉王暴政;——性质:平民的武装暴动;5、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实质是什么?——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斗争。6、“相地而衰征”及“初税亩”的实质是什么?——逐步承认土地私有。7、认识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不同?——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性质: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例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7页的一段材料,回答:1)材料中的“民”是指什么人?——新兴的地主;2)你是怎样看待《史记》作者对上述历史现象的评论的?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显著效果是持歌颂和赞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