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

ID:23714346

大小:36.1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0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_第1页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_第2页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_第3页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_第4页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铂类不良反应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种铂类药物细对比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5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从此打开铂类药物抗肿瘤的市场。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的化疗方案中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铂类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机制可分为4个步骤:跨膜转运、水合解离、靶向迁移、作用于DNA,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目前国内常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共有五种,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及奈达铂,第三代奥沙利铂及洛铂,五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类似,但适用范围

2、、用法及不良反应又各有何千秋呢?一、五种铂类药物的基本情况1代:顺铂——197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广泛,但它缺乏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代:卡铂——美国施贵宝公司、英国癌症研究所及JohnsonMatthey公司于1986年合作开发,是进入临床的第2个铂类络合物。结构上以环丁烷二羧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增加了化合物的水溶性。特点如下:(1)化学稳定性好,水溶性是顺铂的17倍;(2)胃肠道等毒副反应程度低于顺铂,病人耐受程度较高;(3)

3、卡铂与顺铂具有相同的载体基团,对顺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再用卡铂时效果也不佳。 奈达铂(中国未上市)——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制开发,于1995年96月首次在日本上市。结构上以乙醇酸取代顺铂分子上的两个氯离子,溶出度大约是顺铂的10倍,作用比顺铂好,且肾毒性较低,原因是由于这种药物在肾脏的分布不同所致,给予小鼠同样剂量的奈达铂和顺铂时,前者在肾脏的累积量仅为顺铂的40%。3代:奥沙利铂——草酸-(反式-1-1,2-环己烷二胺)合铂的全称,是由瑞士Debiopharm公司研制开发,1996年法国Sanof

4、i公司生产销售。作为一种稳定的、水溶性铂类烷化剂,是第一个明显对结肠癌有效及在体内外均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对耐顺铂的肿瘤细胞亦有作用。 洛铂——二氨甲基-环丁烷-乳酸合铂,由德国开发。2002年,我国海南长安国际制药从德国ASAT公司独家购买了在中国的专利权和生产销售权。2005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作为国家一类新药上市。其作用机制除影响DNA的合成、复制以外,还可以影响原肿瘤基因c-mye的表达。而c-mye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凋亡和细胞增殖有关。二、五种

5、铂类药物各自适应症1.顺铂是治疗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的首选药物之一。2.卡铂除可作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上皮)、胚细胞瘤、肝胚细胞瘤5种肿瘤的首选治疗药物外,还可作为膀胱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生殖细胞癌、肾癌、头颈部癌、成神经细胞癌、成视膜细胞癌8种肿瘤的次选治疗药物。3.奈达铂获准的适应证有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94.奥沙利铂所独有的二氨基环己烷基团避开了顺铂的某些耐药机制(如错配修复缺陷和旁

6、路复制机制)因此,奥沙利铂具有与顺铂不同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对结直肠癌疗效最为显著,还可一线应用于胃癌、肝癌。5.洛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三、五种铂类药物各自使用方法1.顺铂: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2.卡铂: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溶解,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0.5mg/ml,避光输注。3.奈达铂: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稀释至250-500ml,静滴60分钟以上,滴完后再补液1000-1500ml。4.奥沙利铂:先使用注射用水或5%葡萄

7、糖注射液10-20ml溶解,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2h。5.洛铂:5%葡萄糖250ml静滴2h。三、五种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对比1.胃肠道不良反应:顺铂严重的恶心、呕吐为其主要的限制性毒性;卡铂的胃肠道反应较顺铂轻微且少见,停药1~2周可恢复;奈达铂的胃肠道反应为较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3.2%和32.4%;作为第3代铂类药物的奥沙利铂和洛铂的胃肠道反应最轻。(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洛铂)2.肾毒性:顺铂的肾毒性最严重,即使为抗癌活性最佳剂量时,肾脏毒性也会随

8、之出现。一般剂量主要产生肾小管的损伤,见于用药后10~159d,多为可逆性;反复高剂量治疗可致持久性轻中度肾损害。作为第2代铂类药物,卡铂和奈达铂的肾毒性明显轻于顺铂。而第3代铂类药物如奥沙利铂和洛铂,肾毒性更是大大降低。(顺铂>卡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洛铂)3.血液毒性:顺铂的血液毒性较严重,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7%。卡铂的骨髓抑制作用更为强烈,不仅使白细胞减少,同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也较高。奈达铂的骨髓抑制作用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可导致白细胞、红细胞特别是血小板的减少,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