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加固施工方案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

ID:23730412

大小:110.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_第1页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_第2页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_第3页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_第4页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筋加固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文由鼎峰加固整理)一、编制依据及相关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二、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制订施工措施和施工计划以及材料计划等。2、组织施工准备与机具检修和保养。3、施工前要组织施工操作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认识学习掌握图纸要求。分

2、析关键技术,质量要点,材料性质,工艺特点,进行技术交底及贯彻施工方案等。4、向施工人员公布现场管理人员的分工情况,安排好作息时间,强调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定,交接班及工序衔接等要求。三、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61、施工组织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主任工程材料员施工班长机电班长安全员核算员资料员质检员2、施工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地数量1吹风机2台2冲击电钻BOS-38E德国6台3螺旋注胶器1台4角磨机1252台四、施工技术方案(一)钻孔植筋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定位 →钻孔 → 清孔 → 钢筋处理 → 锚固胶

3、配制 → 植筋 → 固化、保护 → 检验 1、定位 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剪力墙分布筋内侧。6开凿防滑孔,在植筋标记点,用凿子打出小孔,以免钻孔时钻头滑动错位。2、钻孔 钻孔型式为冲击钻钻孔。本工程植筋型号为d28,钻孔孔径为:D=35㎜。钻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构件平面,斜度不大于8度(距离楼板过近无操作空间或特殊要求除外),钻孔深度为15d(d为钢筋直径)。钻孔时进度不宜太快,以免钻头发热影响钻孔周围混凝土强度。钻孔时如遇到原有结构内主筋或箍筋需移位避让时需请监理、设

4、计核定后方可移位。3、清孔清除孔内灰尘,在钻孔过程中,孔内会积存灰碴,尤其是向下打孔时,灰碴不易跑出,应经常清碴,否则会烧坏钻机,烧坏钻头。本工程清孔采用吹风机高压冲洗。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在灌胶前,达到孔壁无灰尘,无油污,无有机杂质。4、、钢筋处理6钢筋长度的确定,根据图纸设计要求下料,如外部加焊钢筋,其钢筋宜先焊后种植,若有困难而必须后焊,其焊点距基材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d为钢筋直径),并应采用冰水浸渍的

5、湿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即需后焊的植筋最小长度为:孔深+焊接长+15d,以免焊接时高温影响胶的强度。钢筋表面处理,用电动钢丝或人工钢丝刷,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蚀,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钢筋表面油污及灰尘。5、锚固胶配制  植筋胶为桶装式植筋胶两种,由A、B两组份组成,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

6、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6、植入钢筋植筋胶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制好后,人工喂胶,喂满孔深的2/3。将处理好的钢筋,植入灌注好结构胶的孔内;人工插入法:将钢筋插入孔内,由于结构胶有一定浓度,一般一次并不能插到底,采用反复拉出、插入或旋转方法直到钢筋插眼底(注意,有时插到底后,会有回弹,应加以防止)。钢筋居中定位:由于钻孔直径比植入钢筋直径大,因此,植入的钢筋可能不在中心,采用石子在孔口支撑定位,然后用硬胶将孔封闭,起到固定作用亦防止孔内胶流出孔外。7、 固化、保护固化时间指的是结

7、构胶硬化时间,但胶的强度仅达到设计强度的40%-60%。当气温在20℃6时,需再经过48小时左右后方能达到设计强度,因此一般要求结构胶锚固钢筋,在施工完成后,根据环境温度一般需48小时后才允许受力。在结构胶没有固化以前,应对锚筋进行保护,不得对锚筋进行摇摆碰撞,并派专人现场保护。8、质量检测测量钻孔外露钢筋长度,确定植入钢筋的深度(现场详细记录)。测量植筋的位置、型号、直径规格是否有误(做出记录)。进行拉拔检测,并由监理工程师对检测结果鉴定认可。植筋深度允许偏差为+2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本工程应进行非破坏性现场检验,

8、检验及评定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附录A进行,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取样检验。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作为一个检验批,检验数量按每批总数量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钻孔位置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建设要单位提供的轴线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