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ID:23737584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第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第2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第3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第4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第二教u育资+源T网g《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二)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三、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

2、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二)事先组织学生看“三国”的有关录像,熟悉课文、培养兴趣。(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它的全称是什么?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

3、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既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可看一下课后“思考与练习三)《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一部史书。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的内容,吸收民间流传的故事、戏曲评话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

4、义》。这部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的统治集团间种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小说记述的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演义》实为一部艺术成就高、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它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但又不能忘记,它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倾注了强烈的爱憎褒贬的感情色彩和主观的取舍原则。我们阅读这部古典小说,要重点学习

5、记述复杂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2.有关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教师提示:诸葛亮《出师表》司马光《赤壁之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罗贯中《杨修之死》3.谁还记得《赤壁之战》讲些什么?讨论中过渡到本文背景:《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讲的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件重要事情。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四十五回叙述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二)指导预习课文1.布置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

6、?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2.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教师朗读后,讨论思考题。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全文共10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1—3段开端周瑜决定除蔡、张。4—6段发展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7—8段高潮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9段结尾周瑜中计杀蔡、张。10段尾声周瑜闻讯庆计成。(三)、研读讨

7、论:[重难点突破]问题一: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课文的中心是周瑜巧设反间计,借曹操之手,杀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周瑜为什么要除蔡、张二将呢?这与蔡、张二将在曹营中的地位有关。由于周瑜毁书斩使,就引发了曹操与周瑜的三江口之战,由于曹军在三江口战败,就有蔡、张二人训练水军之举,又由于这二人整治水军得法,引得周瑜前来窥探,使周瑜产生要“除此二人”的想法。课文从周瑜毁书斩使写起,就是为了交待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