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

ID:2374665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_第1页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_第2页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_第3页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_第4页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儿童;健脾消导汤;外治法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于儿童期发病,其病程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临床所见,特应性皮炎患儿发病时常伴有纳呆、便秘、腹胀及舌苔厚腻等脾胃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治疗,随着脾胃功能改善,皮疹瘙痒也随之缓解。为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与脾胃功能障碍有无内在联系,笔者于2006年11月-2008年10月对来本院门诊就治的4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就治疗过程中脾胃功能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

2、般资料4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儿,男22例,女26例;年龄2~3岁32例,>3~6岁9例,>6~8岁3例,>8岁4例;病程0.5~1年18例,>1~3年25例,>3年5例。48例患儿中,纳呆25例(52.08%),善饥11例(22.92%),食欲正常12例(25.00%);便秘27例(56.25%),腹泻9例(18.75%),大便正常11例(22.92%);苔厚腻26例(54.17%);面色苍白/萎黄33例(68.75%)。  1.2病例选择标准符合1986年修订的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1]并能如期复诊者。  1.3症状与体征分级评分标准①各类型皮损按所占体表面积分别计分,<9%为1分,1

3、0%~29%为2分,≥30%为3分,消退为0分。②皮损类型按充血、渗液或苔藓样变的程度分别计分。③瘙痒程度按对睡眠的影响程度计分,轻度瘙痒稍加安抚能安睡为1分,中度瘙痒非频繁干扰睡眠为2分,重度瘙痒频繁干扰睡眠为3分。④脾胃功能按食欲,食量,有无饱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腹泻及面色、肤色、舌苔等症状、体征的异常程度分别计分。  1.4治疗方法  ①口服中药健脾消导汤,药用茯苓、白术、薏苡仁、莱菔子、大腹皮、鸡血藤、夜交藤、全蝎、白鲜皮、甘草。临证根据患儿证型和不同兼证作相应加减,如皮损潮红加金银花、茜草根;渗液加泽泻、萆薢;痒剧加白蒺藜、地肤子;纳差加谷麦芽;便秘加枳实等。②急性发作

4、症状重者加服抗组胺药如朴尔敏、氯雷他定及维生素C。③局部外洗,处方:金银花、地肤子、蛇床子、三桠苦、地胆头等。1周复诊1次,治疗6周。  1.5疗效标准以治疗6周时患儿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为疗效评定指标。瘙痒消失,皮损完全消退,积分下降指数≥90%为治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消退,积分下降指数<90%,≥60%为显效;瘙痒有减轻,皮损有消退,积分下降指数<60%,≥20%为有效;瘙痒与治疗前相同或加剧,皮损消退少或无变化,积分下降指数<20%为无效。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2结果治疗结束时,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3

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经治疗,患儿脾胃消化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舌苔厚腻者26例,治疗后4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见表1。表148例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略)  3讨论  3.1脾胃功能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主要责之于遗传因素,患儿常有先天性过敏体质。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热湿邪,蕴于肌肤而发病。据本观察所见,患儿的皮疹瘙痒与脾胃消化功能紊乱相伴而作的占一半以上,其中以大便干燥、纳差、舌苔厚腻最为多见,分别占56.25%、52.08%、54.17%,且多数患儿肤色苍

6、白干燥,亦为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肌肤不得气血濡养之表象。脾主运化、主肌肤,胃主受纳、腐熟,二者功能涉及了机体新陈代谢生化反应的各个环节,脾胃功能失调,机体代谢产物瘀积,可能对机体产生内源性致敏作用,同样,当外源性致敏物质如鱼、虾、蛋、奶等进入黏膜屏障功能失调的胃肠道,均可对先天性过敏体质的患儿产生致敏作用。  3.2调理脾胃功能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意义  由于先天性过敏体质是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所以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组胺药、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中医则多从湿热、血热、风燥等方面立论。笔者在祛风养血的基础上侧重健脾助运、消食导滞,药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大腹皮、莱菔子配合

7、鸡血藤、夜交藤、金银花、茜草根、白鲜皮、全蝎组方内服,并予中药外洗,内外合治,取得临床总有效率达95.85%的疗效,患儿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同时,饮食、睡眠及身体素质等均有明显改善。提示健脾类中药有可能通过改善胃肠运动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趋于协调,从而改变机体免疫细胞的失衡状态。有关免疫因子的具体改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3.3防治要点  3.3.1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由于家长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原因认识不足,发作时急于用药止痒,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常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