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

ID:23747453

大小:8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_第1页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_第2页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_第3页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_第4页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考申论热点话题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空气污染:pm2.5雾霾天气(京津冀及其周边、湖北、安徽等地)影响:工农业发展、交通安全、身体健康(PM2.5指的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细颗悬浮粒物,也叫4入肺颗粒物,是空气中的‘‘健康系手”,对呼吸系统、心脏及血液系统等造成广泛的损伤)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一一工业烟粉尘、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一一油企设备技术差,油品质量低(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呈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特点)PS:美丽中国不能雾霾重重冲出十面“霾”伏,提高环境保护力度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重”污染、“松”管理、“轻”处罚,是“

2、美丽屮国”的三大天敌。对策(政府角度):1、借鉴他国治霾经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力度防治污染源。1956年,英国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凭借政府强制力迁移重工业、推广电和天然气等无烟燃料的使用,法令的严格执行成为“雾都”重获新生的保证。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规章、制度,如限制企业在工业和燃煤过程屮的污染物排放量,限制私车出行,更新汽车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通过对污染源的防治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明令禁止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并基于此作山相应的处罚规定,明确规范企业及

3、公民所应履行的义务。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2、深化改革,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収一时的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从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向发展绿色能源转变,从单纯的制造大国向高科技、创新型国家转变,使生态文明与

4、经济发展同步,共同建设“五位一体”的美贿屮国,实现屮华民族的永续发展。3、政府应积极利用网络、微博、电视、广播等渠道,号召全社会提高环保意识。公K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监督企业与政府工作。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部部忪周生贤)离开经济发展将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经济发展,那是竭泽而渔。要改变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倾向。1、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永续发展,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无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2、上述2,调整产业结构,转

5、变经济发展方式。3、转变发展观念,完善考核机制。倡导绿色GDP,树立新型政缋观,改革官员绩效考核体系。eg:环境恶化,生存威胁,以往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力继,一些海外媒体评价,这样的快速GDP增长是“有毒的增长”;有官员称“不让项目‘上马’,我就‘下马’了。”环保考核,注重引入民意反馈机制。全面的视角:现状:资源约朿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策: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全社会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

6、方针,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要在重点区域实行生态建没的“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恢复和还原山清水秀气爽的美好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有效控制开发强度,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宜居住、生态空间青III绿水。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企格局,要在我国实施城镇化

7、进程和机遇中切实将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填海造地,杜绝海洋污染,珍惜国家蓝色国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厉行资源节约。要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集约利用资源,大幅度降低能源、水资源和土地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发展节能低碳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能源效益最大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

8、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深化颗粒污染防治,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和河流、地K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保证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要专项组织对京津冀严重雾貓空气污染、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污染等突出问题的综合攻关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加快完善生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制修订有关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