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

ID:23762962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_第1页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_第2页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_第3页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_第4页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细胞表面聪明的受体――GPCR  摘要: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方面的研究贡献。在此之前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的研究已多次获得诺贝尔奖。G蛋白偶联受体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介导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本文将首先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作一简要介绍,而后详细介绍GPC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表面受体GPCRG蛋白  莱夫科维茨和克比尔卡

2、因GPCR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吉尔曼和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荣获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配体、GPCR、G蛋白、下游效应物等组成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个体的生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调节机体的代谢,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1.受体与配体5  人体由数十万亿细胞组成,不同的细胞不但要执行各自的生命活动,而且要通过某种方式与周围的细胞,或者其他更远处的细胞建立联系,这样才能使这个庞大的多细胞机器在机体的严密监控下稳定地运行下去。细胞之间通过某些化学信号传递信息,当这些化学信号到达特定的细胞后

3、,就会导致细胞内特定的代谢过程或基因表达状况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特定的生理响应,这个过程就称为细胞信号转导。  许多种化学物质都可以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例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类固醇等,气体分子NO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我们把这种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称为配体。配体必须结合特定的受体才能完成向靶细胞传递信号的使命。所谓受体,是指位于靶细胞的特定部位,能与相应配体结合,并启动靶细胞内特定信号过程的蛋白质。根据在靶细胞中定位的不同,受体可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前者又包括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三类,后者则既

4、可以位于细胞质中又可以位于细胞核中。  配体选择性地与受体相结合是细胞信号转导的普遍机制。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细胞能在复杂多变的胞外信息流中选择它所需要的信号,并将其传递下去,启动应答。同样的配体,对不同的细胞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同,例如乙酰胆碱能提高骨骼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却降低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这是因为骨骼肌和心肌细胞感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不同。但有时相同的配体与相同―受体结合,在不同的细胞中仍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细胞中,同样的配体―受体结合,却激活了完全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这种机制使相对有限的配体、受体种类,在不同的细

5、胞中启动多种信号通路,从而精细地调控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2.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正因为细胞膜上这些“聪明”的受体――5GPCR的存在,人体才能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目前,约有800多个G蛋白偶联受体成员,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整个肽链要反复跨膜七次,氨基末端位于膜外侧,羧基末端在膜内侧,跨膜形成的环状结构即其与配体结合的位点。GPCR的这种结构在进化上十分保守,即使在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个物种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这种结构,如细菌中的细菌视紫红质。  G蛋白偶联受体之所以

6、得名是因为在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中,GPCR位于三聚体G蛋白的上游,当它与配体结合后,其进一步的信号传递需要依赖G蛋白。  3.G蛋白  根据其亚基组成及分子量大小一般将G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膜受体偶联的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GTPbindingprotein),分子量较大;另一类存在于细胞的不同部位,称为“小G蛋白”(SmallGTPbindingprotein),分子量小。我们通常所说的G蛋白就是三聚体G蛋白。  三聚体G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对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G蛋

7、白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开关,负责将细胞接收到的外部信号转换为细胞的内部信号,从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或代谢。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关于G蛋白及其在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4.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  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由G蛋白偶联受体(GPCR)、G蛋白和效应器三部分组成。不同种类的配体在G蛋白偶联受体上的结合位点也不相同。当特异性的配体与膜上的GPCR结合后,GPCR结构发生改变,并激活相应的G蛋白,催化G蛋白α5亚基结合的鸟苷二磷酸(GDP)替换为鸟苷三磷酸(GTP),从而使Gα亚基构象改变,降低G蛋白α亚基和βγ亚

8、基的亲和力,使三聚体解离为Gα-GTP和Gβγ二聚体。解离的Gα-GTP和Gβγ各自调控下游的效应器,产生第二信使,并通过级联放大影响胞内的代谢通路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