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ID:2376397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第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第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第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第4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标准解读  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在此过程中,既包含着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扩展,甚至城市文化、生活方式、

2、价值观念等向乡村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事实上,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2)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国土大小、人口的多寡、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

3、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在我国,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城市化发展最快而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可以看清这种关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约占全国的5.9%。东部沿海是大的经济带,沿长江又是一条大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正好是这两者的交汇点,这是区位方面的优势。该地区2000年的GDP占全国的17.2%,2002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21%。可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约已达到40%,15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泰州

4、、舟山之外,均已达到中心城市规模,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甚至开始出现城市郊区化的现象(上海市正在对郊区的100个城镇进行统一规划,到2020年,外环线外郊区人口约800万,其中600万为城镇人口)。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苏州今非昔比,“保留中心、发展两翼”的发展原则和正在规划的跨越金鸡湖发展方案,既保护了历史古城,又高速发展了现代经济。杭州则把萧山作为了其战略发展的后备地,向钱塘江南岸拓展,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常州市向北拓展,把滨长江的武进纳入市区,使常州由内陆城市变为临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可以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密集、中小城镇发育充分的“高密集、高城市化

5、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沪宁杭公路、铁路和大运河沿线的9个城市基本连接成片,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个都市群以上海为龙头、与全球互动,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实力雄厚,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已初具框架,“区域城市网络”正在浮现,共同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地区。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

6、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等。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等。关于就业问题,要把握好城市化发展的度,尽可能地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充分就业。4)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可按照“课标”所提出的“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调查本地主要

7、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组织、指导学生展开相关的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或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2)教学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3)教学目标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