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

ID:23771079

大小:7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0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_第1页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_第2页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_第3页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_第4页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法律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在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人物为中心的研究体例为学科发展和法律思想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逐渐转向以理由研究为中心、以法理阐释为目的的研究方式,并衍生出法律思想史的国学、法哲学、部门法和法文化等研究维度。作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继往开来的传统法律思想研究应该在构建“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法学图景过程中产生更大的价

2、值。  关键词:传统法律思想国学法哲学法文化  1673-8330(2013)06-0117-07  一、人物与理由:法律思想史研究的体例变迁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宏富而深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构建和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方式,与道德礼仪相辅为用,在历史发展中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①虽然近代以来的法律变革导致了中华法系的消亡,但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传统法律思想却难以从人们的意识中自然消失。在建立近现代法学的过程中,中国法律思想史成为法学基础性学科,百余年来对传统法律思想的教育

3、传播和研究,勾画出一条从人物中心到理由中心的发展路径。  (一)学科的创建及其发展成就  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于传统法律思想的关注,是与西策略学在中国的传播几乎同时发生的。尚在戊戌变法之前的1896年,梁启超曾作《中国宜讲求法律传统法律思想的近现代嬗变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之学》,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本理由,在于社会制度与观念的落后,法学即为此落后现象之一例,他在文中高呼:“今日非发明法律之学,不足以自存矣……吾愿发明西人法律之学,以文明我中国;又愿发明吾圣人法律之学,以文明我地球。”②在他看

4、来,中西法律文明各有所长,可以互为补益。1904年,梁启超又撰成《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与《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两文,分别从法理与制度两方面解读中国传统法律,可说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学科设置的首次阐释。梁氏认为,面对“大革新时代”,既需要博采西策略学之长,亦要研究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以西策略学研究为进路,对中国传统法的概念、起源、学派观点等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儒家、法家、墨家的法律主张,并将之与西策略学观点进行比较,开启了近代作用上的法律思想研究之序幕。  19

5、36年,杨鸿烈出版专著《中国法律思想史》,这是第一部冠以“中国法律思想史”字样的学科通史性著作,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初创具有奠基性作用。杨氏曾入清华大学国学院学习,受业于梁启超等名师。他还兼具世界眼光,将中华法系置于世界法律文明史中加以考察。这部《中国法律思想史》共分为五章,分别是:导言、殷周萌芽时代、儒墨道法诸家对立时代、儒家独霸时代、欧美法系侵入时代。该书的写作体例是以历史时代为经,学派人物为纬,专题研究为内容,既条理清晰,又言之成理,成为后世研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的必修书目。③这部著作对于“中国法律

6、思想史”学科的定义、研究策略、研究内容等都有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初步勾勒出学科的主要框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法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自20世纪诞生之后直至当代,其发展轨迹呈现出马鞍形的轨迹,先后经历了两次发展高峰,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中叶,第二次是在20世纪十年代。④两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有别,指导理论不同,发展特点不同,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是,两个阶段都是在政治与社会发生转型的背景下产生,转型的直接动力一方面是面对新的危机情形下自觉的理论反应,另一方面是对于传统

7、的继承和省思。  传统法律思想研究的大繁荣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显著,从1978年至今的35年间,已经发表5000多篇,出版专著200余种、教材70余部,工具书10余种。⑤由梁启超、杨鸿烈开启端绪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在之后的百余年中,经历了兴盛、曲折与繁荣,时至今日,已然成为当代法学研究者汲取知识营养、建筑“中国”法制与法学大厦的学术资源。  ③该书于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其后多次重版。迄今可见的版本还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

8、7年版,台湾地区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1993年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1998年影印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  ④参见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设置和发展》,载《法律史论集》(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⑤该数据结果是根据中国期刊X、《中国法律年鉴》统计而得出。  ⑥据统计,在20世纪上半叶,对于先秦法家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较其他学派为最多,著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