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

ID:23774645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0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_第1页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_第2页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_第3页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_第4页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民营经济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资源恶化和供需失衡理由以及产业结构理由、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理由日益突出,致使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上不得不考虑中等收入陷阱这一理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重大作用。本文从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理由,并对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TF

2、P进行对比,得出我国民营企业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由上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继而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倡议,以期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中等收入陷阱  0引言  世界银行2006年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指一个经济体个人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相对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难以突破1万美元;同时,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理由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滞后、社会矛盾凸显等。  中

3、国经济在2010年就超过了4000美元,名副其实的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根据历史经验,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鸿沟,难以逾越;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深陷其中,只有少数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所以,中国不可轻视它的存在,而要以更多准备去迎接新一轮挑战。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理由上,不得不提到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10年民营经济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6%,而国有经济的贡献缩至34%;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绝对值很大,但

4、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很小。以2007年为例,民营经济的TFP达到了0.48,国有经济TFP为0.44,而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在1990年就已在0.7以上。显然,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刻不容缓。  从本质上来看,不管是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新的改革发展战略,其核心理由还是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世界银行也认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模式一直缺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并与产业适时的衔接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干中学与自主创新应齐头并进。所以本文认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由上,着重要提高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提高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5、,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民营经济发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如王蕊、杜凤娇、汤建光(2013)通过分析我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理由、各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指出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林毅夫(2011)运用理论分析得到提高民营经济话语权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周四军(2009)采用统计策略证实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全毅(2012)从制度变革方面着手,在东亚经验下,阐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文献回顾可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策略对

6、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从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角度来深思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于是本文从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国有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及对比出发,实证研究了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和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关系。  1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1.1模型设置  TFP是指除了资本、劳动要素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测算TFP的策略有数据包络分析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实证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法、SFA策略、索洛残值法等;本文采用索洛残值法对我

7、国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国民经济TFP进行估算。  假设中国经济的生产函数中的两项主要投入要素为K、L,将生产函数设定为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  Yt=AKtαLtβUt(1)  式(1)中α和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Yt、Lt、Kt分别表示t期的产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对函数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有:  LnYt=lnA+αlnKt+βlnLt+lnUt  令A*=lnA;U*=lnU;于是,上式可变为:  LnYt=A*+αlnKt+βlnLt+Ut*(2)  当α+β=1时,即规模酬劳不变时,可得:  Ln(Yt

8、/Lt)=A*+αln(Kt/Lt)+Ut(3)  对式(2)和式(3)进行回归,可得到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α、β,将之进行正规化后,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