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

ID:23786274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0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_第1页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_第2页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_第3页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_第4页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开放和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地下工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地下工程的渗漏是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通病。本文浅析了地下工程防渗堵漏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地下工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堵漏防渗措施。关键词:地下工程;堵漏;防渗;技术1.堵漏防渗技术的概念  堵漏是通过一种手段,把渗水堵住的技术。防渗是在堵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两道附加防水层(涂膜防水或抹面防水),以满足工程防水需要的技术。堵漏与防水是两个不同概念,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又互有区别。  2.地下工程堵漏防渗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地下工

2、程技术发展很快,地下工程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因而对地下工程环境要求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要做到不能有渗漏。这里以北京地铁工程为例,对地下工程防渗堵漏的重要性做简要阐述。  北京地铁防水质量总体上是好的。近几年因在二期工程即环线地铁车站上面修建立交桥,桥墩基础施工损坏了地铁车站结构的外包防水层而导致个别车站及部分区间隧道发生了渗漏。渗漏水会腐蚀钢轨扣件危及行车安全,也影响结构稳定,降低使用寿命,损坏站容站貌。站台积水也易使乘客摔伤。此外北京地铁牵引供电采用直流电,利用走行轨作流X,由于渗漏水,绝缘水平降低,导致漏电所产生的杂散电流对其周围埋地黑色金属产生腐蚀,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后果颇为严重。

3、而1992年10月12日新建成的地铁复八线西单车站也因多处发生渗漏水,迫使个别出入口短时关闭,虽然这些渗漏只出现在个别车站及区间隧道,但已影响到地铁的整体运营和声誉,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地铁车站内设有各种管道或吊顶,且地铁列车运行时间长,因而一旦工程发生渗漏水,修缮极为困难和复杂,有的甚至无法修缮,给工程留下极大的遗憾和隐患。  3.地下工程防渗堵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近几年,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工程质量总体来看是好的,尤其是防水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渗漏工程有所减少。但是,从各行业、各地所修建的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情况来看不容乐观。现就当前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存

4、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作一简述。  3.1防渗堵漏体系问题  应把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和情况,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将防水原则、防水设计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施工管理、防水施工队伍选择等都纳入防水体系中。目前在这方面做的较欠缺,因而导致工程防水效果不理想。今后对每一个新上工程应把防水视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同时,从今后隧道与地下工程发展趋势来看,复合防水是应坚持的方向,即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在迎水面附加柔性防水层,形成一个刚柔结合的防水防线。要做好复合防水必须从上述几方面同时加强,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  3.2防水材料和施工方

5、法选择问题  新型防水材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为选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空间,但也使选择增加了难度。今后选择防水材料与技术时,应坚持先进行试验,经试验合格并受到检验后再采用。  3.3隧道复合式防水层问题  当前国内地铁、铁路、公路等凡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多采用复合式衬砌,防水层多为厚0.8mmLDPE板或EVA板,以及厚1.0mm-1.2mmECB板,也有采用厚1.0mmPE板或与无纺布复合在一起的PVC板,只有少数工程采用橡胶板。工程实践证明,采用LDPE板、EVA板或ECB板做防水层,防水效果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防水板铺设不牢,板间接缝欠严密;  (2)防水板易受损,尤其是被

6、钢筋戳破,修补又未跟上;  (3)角隅处焊缝多采用手工焊接,焊接工艺较差;  为此,今后进行防水板铺设时,必须严格施工工艺,认真检查热合机,使用电源电压,这样就能保证铺设牢固;同时可在钢筋两端加1个与钢筋直径相同、长20mm-30mm的塑料护套,即可起到对防水板保护作用,防止被钢筋戳破;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可解决防水板角隅处焊缝严密问题。  3.4结构自防水问题  3.4.1以高强度混凝土代替防水混凝土  不少工程设计误认为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防水性能越好。实际上由于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制不符合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原则,水泥用量偏高,致使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裂缝,造成渗漏。因此,需要防水的工程,结

7、构混凝土必须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抗压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及要求合理确定,外加剂选择要慎重,混凝土配制要科学。  3.4.2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防水混凝土施工管理不严,造成混凝土漏捣、漏振,产生蜂窝麻面;计划不周,造成混凝土灌注中出现“冷缝”,隧道初期支护侵入限界,导致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减薄,达不到设计要求;模板拉紧螺栓无防水措施,导致跑模、跑浆;对混凝土施工缝,尤其是水平施工缝清理不净,未按规范进行处理即灌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