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

ID:23795970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0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_第1页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_第2页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_第3页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_第4页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自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马克思的生态哲学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和价值。试图从马克思生态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分析人这个基础概念的主体性、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阐述人在生态中的具体地位以及对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迪。以一个不同的侧面来解释人、认识人,使人们能够对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有一个更本质的、启发性的了解。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哲学;人  1002-2589(2013)19-0076-02  马克思的生态哲

2、学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人这一基础概念的特征、地位以及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以一个不同的侧面来认识人,使人们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有一个更本质的、启发性的了解。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中人的特征  关于人的本质理由,马克思是这样阐述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不可避开地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与其他对象发生联系。这是哲学上人的基本概念。那么,作为马克思生态哲学中的人,又有什么特征呢?  (一)人的主体性  生态哲学中的人的主体性是相对于自然的客体性而言

3、的。人在生态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是生态中的重要因素。人的主体性地位是自然自身进化的结果。人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适应自然。人不仅能认识自然,还能发挥主体性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人可以通过主体性活动改造外在的一些自然条件,化不利为有利,满足自身存活和发展的需要。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主体性活动中,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是主导的方面。而自然不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它是消极的、被动的,是客体。这里我们所说的人是主体,是从实践作用上说的,而不是从本体论作用上说的,需要强调的是,人是影响生态的主体及人在生态实践中的主体性。  (二)人的自然性  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长期发

4、展的产物,是自然界进化而成的。人是自然界经过演变,从低级生物向高级生物发展而来的。自然环境是人存活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依赖于自然,并从自然获取源源不断的存活资源。  人的一切,人的肉体、人的意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自然才能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换,同时,人的精神如果和自然隔绝,不与自然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换,其后果也是无法想象的。人是从具有物理性质的基本粒子经过不断进化而成了人。人于自然界,拥有很强的自然性,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紧密相连。  (三)人的社会性  人的存在总在与社会对象发生关系,这就是人的社会性。“一个人,只有当同他发生关系

5、的另一个人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而他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2]也就是说,人的社会性是人超越自身自然性的需要。人只有超越了自身的自然性,不再附庸于自然,才能真正获得社会性。人与人只有发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联系,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人不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人与人加强合作方能更好地作用于自然。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3]如果人们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合作,就不会有生产,也不会有效地使自然与人和谐共处。人的

6、活动可以转变自然的面貌,让自然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而改造自然的行为正是人的社会性的行为。  (四)人的能动性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在自然面前是自发地、能动地发挥创造性的,而不是盲目地、一味地去消极地适应自然。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而去正确地解释、分析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并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去适当地影响自然和社会。  马克思认为,人有能力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能动地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以减少不利的因素。人可以了解和面对变化的自然,并对其进行再认识和再改造。人有思想有意识,人具有能动性,因此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让

7、自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五)人的实践性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能够从事劳动。动物更多的是去收集生活资料,而人可以进行生产。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脱颖而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劳动赋予人实践性。通过外部自然界,通过劳动这一不可或缺的中介,人开始对自然施加影响。人不仅可以利用外部的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还可以通过劳动,通过实践,更大范围更高效率地转变自然,转变自然中与人类存活不相适应的成分,使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更合理。  二、人在生态中的地位  

8、由于马克思强调人在生态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